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音乐课程中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践行研究——以音乐鉴赏模块为例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高中音乐课;音乐鉴赏模块;践行研究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逐步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特别是21世纪伊始开启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需要、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新课改中诸多新理念与西方国家推崇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张都不谋而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人性化的特征;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完整人”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等。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渗透不仅推进了我国新课改的进程,同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正逐步形成常态化发展趋势,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正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音乐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高级阶段,面对一群“小大人”似的高中生,高中鉴赏模块教学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方面能起到潜移默化而又意义深远的作用;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始终把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放在首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音乐课改的需要,更是高中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站在课改十年节点上,回眸前期成果已初见成效,展望未来理想与现实依然存有差距。因此重温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即将进入“十三五”发展的中国教育依然非常有意义。

       笔者的论文首先再次解读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历史流变,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历史变革中不同时期的内涵和教育主张进行梳理,其次结合当前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和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积极谋划新常态下高中音乐课程育人的有效策略,最后欲勾画一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施愿景。期望通过研究,使教育机构及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真正认识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音乐教学实践的深刻意义。“以人为本”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理念不断付诸于教学实践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和谐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