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二)复试之外国文学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风雅之寂
【答案】风雅之“寂”是俳谐美学及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关键词。“寂”是对俳谐创作的
,其次是视觉上的“寂”概括。“寂”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层面:首先是听觉上,即“寂静”、“安静”
,最后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精神要素,是心理学上的含义,是一种主观的的颜色,可称之为“寂色”
感受。
2. 《抒情歌谣集》
【答案】《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悟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 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3. 巴那斯派
【答案】巴那斯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又称“高蹈派”。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称其名,并出有诗选《当代巴那斯》。巴那斯派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倡导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诗歌造型精巧美丽。它主张诗歌脱离社会,不问政治; 以创作“冷静的”、“客观的”、“无我”的诗相标榜,充满悲观颓废情调; 形式上刻意追求造型美感,是当时自然主义思潮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亦为法国象征主义的文学前驱。
4. 日本新感觉派
【答案】日本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也是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日本新感觉派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从诞生之日起,便打出“反传统”的旗号,力图从形式和技巧上,另创新路。他们反对艺术创作注重形象塑造和环境描写,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主张不再通过视觉进入知觉、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描写超现实的幻想和心理变态; 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横光利一的《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
5. 《第二十二条军规》
【答案】《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约瑟夫·海勒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小说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与主题。小说利用荒诞不经的情节,反讽俏皮的语言,描写人难以摆脱的困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荒诞不经,在笑声中嘲笑了社会,但是饱含着辛酸与无奈。小说成功塑造了“反英雄”形象; 通过“人像展览式”的戏剧性结构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整体上显得凌乱破碎,但呼应了小说的荒诞氛围。
二、简答题
6. 如何评价白银时代?
【答案】俄国文学从19世纪末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一段时间被称为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的一批文学巨匠,在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的同时,做出了创造性的发挥,他们所涉及到的许多思想命题,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在都愈来愈多地引起了各国知识分子的关注。因此,就整体的影响而言,“白银时代”的文化成果似乎还超过了“黄金时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发展年老的现实主义作家仍然活跃于文坛,例如托尔斯泰、契诃夫都在创作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新一代现实主义作家也登上了文坛,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现代主义文学派别纷纷涌现,象征主义、阿克梅派和未来派成绩显著象征主义是俄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主要作家和诗人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索洛古勃、吉皮乌斯和勃留索夫等。阿克梅派是从象征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小派别,志在追求至高无上的艺术,主要作家和诗人有古米廖夫、阿赫马托娃和曼德尔施塔姆。未来派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与革命性,带着否定传统的激进姿态开始创作,追求诗歌语言和形式的革新,主要诗人有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和赫列勃尼科夫。
总之,俄国“白银时代”的知识分子所留下的宏篇巨著,所走过的思想历程,所拥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代世界文化界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这个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时期,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闪即逝,但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7.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答案】《伪君子》是莫里哀最优秀的戏剧,集中反映了莫里哀的创作特征,代表了莫里哀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伪君子》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古典主义原则来创作,遵守三一律
《伪君子》的时间、地点、情节均符合“三一律”的规定,整部喜剧从开始到结束,均不超过一昼夜; 地点始终在富商奥尔贡家的客厅,没有变换; 其情节单一,围绕揭露达尔杜弗性格的伪
善而展开,不枝不蔓。在语言上,该剧采用亚历山大诗体,具有优雅流畅、韵律优美的特点。
(2)戏剧结构严谨,冲突集中,层次分明
例如,《伪君子》的开场就因为成功利用悬念而被视为“伟大的开场”之一。在前两幕中,伪君子达尔杜弗并没有出场,然而舞台上的各种人物围绕伪君子进行着激烈的争论,留下悬念,引人关注。
(3)喜剧中融入悲剧、闹剧等多种戏剧因素
奥尔贡女儿的婚姻几乎被断送,他自己面对的是失去财产、被捕入狱的命运,这些都构成了该剧的悲剧因素,使剧情发展更为紧张,矛盾更为尖锐,从而使反面人物的丑恶本质和作品的社会批判性显露得更加突出。而民间闹剧、风俗喜剧和传奇喜剧因素的加入,则增加了该剧滑稽戏谑的情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冲突的紧张性。
(4)戏剧语言个性化
《伪君子》中人物的语言都符合各自的身份,桃丽娜的语言犀利、朴素、生动,符合其爽朗的个性; 达尔杜弗的语言矫饰、造作,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暴露了这个伪善者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本质。
总之,莫里哀在《伪君子》创作中对古典主义戏剧的突破,使法国喜剧面目一新,使喜剧具有了高度的艺术价值和严肃的教育意义; 其喜剧创作上承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和维加的优良传统,下启18世纪启蒙戏剧,在西方戏剧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8. 简析俄国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拿破仑形象。
【答案】《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表达了托尔斯泰的战争观。它通过对俄国社会史诗般的描写,表现出积极、乐观、热爱人生和自然的进取精神,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塑造了多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尤其是拿破仑这一人物形象,在托尔斯泰笔下变得更加饱满和真实。
(1)拿破仑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个唯我独尊的个人野心家
《战争与和平》中拿破仑的形象和库图佐夫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作家笔下,拿破仑是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个唯我独尊的个人野心家,他矫揉做作,自高自大,爱好虚荣,贪图权势。拿破仑认为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他为实现个人的野心,不惜牺牲了百万人的生命去进行掠夺战争。
托尔斯泰一反欧洲历史学家的观点,把他们称道的赫赫一世的“英雄”,描写成一个渺小可耻的利己主义者,并加以辛辣的嘲讽,显然,这表现了艺术家托尔斯泰进步的观点和爱国主义立场,虽然作者没有全面正确估计拿破仑的一生的功过,但却入木三分的揭示了拿破仑的大资产阶级的侵略本质。
(2)拿破仑也有普通人的追求——渴望“休息、安静、自由”
托尔斯泰的笔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拿破仑由表及里,层层剥开,暴露无遗。在这个不可一世的统治者的身上,一方面固然是勃勃然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的野心支配他的全部行动,但另一方面,在他的侵略野心受到阻遏时,在他感到痛苦、沮丧时,他那几乎泯灭的人性也会“暂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