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819光学(含原子物理)之普通物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棒球运动员在接球时为何要戴厚而软的手套? 篮球运动员接急球时往往持球缩手,这是为什么?
【答案】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手与球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球对手的冲力。
2. 应该如何理解物体的静能量?
【答案】物体的静能量实际上就是它的总内能。其中包含:分子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使原子与 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能;原子内使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的电磁能;以及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结合能等。
3. 驻波和行波有什么区别?驻波中各质元的相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相位没有传播?驻波中各质元的能 量如何变化的?为什么说能量没有传播?驻波的波形有何特点?
【答案】(1)行波是指振动的传播,在波线方向上波形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而驻波是由两列同振幅但传播方 向相反的相干行波合成的,在波线方向上波形不随时间变化。
(2)驻波中两相邻波节间各质元的相位相同,一波节两侧的各质元相位相反。
(3)因为驻波没有波形的跑动,
驻波方程中没有
以没有相位的传播。
(4)在驻波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形成了能量交替地从波腹附近转向波节附近,再由波节附近转回到波腹附近。
(5)因为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所以没有能量的定向传播。 (6)驻波出现时,弦线上将会出现始终静止不动的点,称为波节;而有些点的振幅始终最大,称为波腹。在每一段介质中,两端波节始终不动,它们之间各点做振幅不同但相位相同的简谐振动,每段中间的点的振幅最大,这些点即是波腹。从波腹到波节,振幅逐渐减小,波节处振幅减小到零。
因子,不存在振动状态的传播,所
4. 如图所示,杨氏双缝实验中,在一条光路上插入一块玻璃,则原来位于中央的干涉明纹将向哪侧移动?
图
【答案】在下侧的一条光路上插入一块玻璃,则原来位于中央的干涉明纹将向下侧移动。
5. 何谓广义相对性原理?何谓等效原理?
【答案】(1)广义相对性原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
(2)等效原理:引力场与参考系的相当的加速度在物理上完全等效。
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绝热、等温和等压过程后膨胀了相同的体积,试从p-V 图上比较这三种过程做功的差异。
【答案】理想气体分别经绝热、等温和等压过程膨胀相同的体积,三者中绝热过程做功最少,等压过程做功最多。
7. 系统由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不同的过程,试问在下列两种情况中,各过程所引起的内能变化是否相同?
(1)各过程所做的功相同;
(2)各过程所做的功相同,并且和外界交换的热量也相同。
【答案】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变化才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1)内能变化未必相同;
(2)内能变化相同。
8. 为什么用光栅的衍射比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能更准确地测量入射光的波长?
【答案】因为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太小,亮度很暗,不易观测,而光栅衍射的条纹间距
较大、极细、亮度很高。因此用光栅的衍射比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能更准确地测量入射光的波长。
9. 当热力学处于非平衡态时,温度的概念是否适用?
【答案】如果一个系统整体处于非平衡态,那么整体不会有一个确定的温度。但如果系统的某些局部处于平衡态, 则该局部可适用温度的概念。
可知,只有当做功与热量交换的综合结果相同时,
10.一个孤立导体球带电荷量为q , 其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沿什么方向?当把另一带电体移近这个导体球时,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将沿什么方向?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表面是否是等势体?电势值有无变化?球体内的电场强度有无变化?
【答案】孤立带电导体球的电荷在表面均匀分布,因此表面附近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导体表面的法线方向平行,即沿球体的径向方向。然而,当把另一带电体移近导体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球表面上的电荷不再均匀分布,不过电场强度的方向仍与导体表面垂直。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球,其表面是一个等势体,但其电势值相比原孤立导体球会有变化;但此时球体内的电场与原孤立导体球体内的电场一样,电场强度皆为0。
二、计算题
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状滚轮在水平面内平行放置,各绕自身的轴线按图示方向等角速转动,两轴线之间的距离为摩擦系数为在两滚轮上平放一块重量为的均匀木板,木板与滚轮之间的若木板重心偏离两轴中心位置一个微小的距离,试描述木板的运动。
图
【答案】设木板质量为m ,因木板在竖直方向无运动,故
因木板始终在水平面内运动,无转动,故所受合力矩应为零。为方便起见,取木板重心为计算力矩的参考点
,则当木板重心从两滚轮轴的中垂面(图中通过0点)左移的距离时,应有
由式(1)、式(2),解出
于是木板在方向受到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合力为
可见,
水平合力是线性恢复力,
故木板将沿方向做简谐振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故木板简谐振动的圆频率为
周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