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专业技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冰山上的来客》

【答案】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导演赵新水,编剧乌白辛。影片采用反特片的模式,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的反特斗争生活,‘凉险紧张、引人人胜。梁音扮演的杨排长以及阿米尔、古兰丹姆、卡拉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该片同时融入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调子,运用镜头画面和音乐音响等各种视听手段,抒情而传神地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风情民俗。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优美的旋律和浓重的抒情韵味迅速征服观众,至今仍为大众所喜爱。

2. 农奴

【答案】李俊导演的影片,是60年代影像造型的突出创作,也是在彩色片已经发达时代而运用黑白色调与造型表现相当出色的经典影片。本片以一个农奴强巴的命运表现西藏农奴主统治的丑恶残酷现状,和农奴只有反抗才能摆脱悲惨命运真正翻身得解放的主题。强巴从非哑巴一一哑巴一一开口说话,暗不象征从非人到做人的历史性转折。而三次摔农奴主少爷朗杰则表现反抗从本能到自觉。影片典型表现了对过去旧时代压迫的揭示和反抗才能胜利的时代主题。本片公认是60年代黑白造型最出色的影片。

3. 《李双双》

【答案】海燕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导演鲁韧,编剧李准,是一部展示新中国农村妇女崭新精神风貌的优秀影片。影片轻喜剧的艺术样式、紧扣人物的性格冲突、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性格化语言,都在当时的中国银幕上独树一帜。李双双的扮演者张瑞芳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核心基调,在表演爽朗、火辣的性格的同时,更着力体现女性的温存、忍让,对丈夫和孩子的疼爱,对朋友的关心。李双双的银幕形象是20世纪60年代电影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

4. 郑正秋

【答案】郑正秋,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代表人物。1913年他与张石川合作编导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3年合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同时代的导演相比,郑正秋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他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的影片故事性强,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除了娱乐作用还有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作用。其代表作品还有《妹妹花》《玉梨魂》等。

5. 《武训传》

【答案】《武训传》是著名导演孙瑜于1944年创作的歌颂传奇人物武训“行乞兴学”义举的

电影。1950年,《武训传》上映后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被评为当年10部最佳影片之一。然而1951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武训历史调查记》的文章,认为影片宣扬了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训传》开始遭受全国性批判。此后该片在批斗会上被多次当反面教材放映,引发了我国当代文艺史上的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文艺思想论争。2012年《武训传》沉寂60年之后公映。

6. 王朔电影年

【答案】1988年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畅销书作家王朔的四部作品被同时搬上银幕:米家山导演的《顽主》(根据同名小说改编)、黄建新导演的《轮回》(根据小说《浮出海面》改编)、叶大鹰导演的《大喘气》(根据小说《橡皮人》改编)、夏钢导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一年之内,同一作家的四部作品被搬上银幕,实属罕见。因此,有人称1988年为“王朔电影年”,称这股王朔热为“王朔现象”。

7. 桑弧

【答案】桑弧(1916-2004),原名李培林,中国著名导演、编剧。抗日战争胜利后,桑弧入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编写《假凤虚凰》,导演《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中年》等影片。他的电影更多表现市民悲欢,艺术风格含蓄、细腻、恬淡、质朴,有“海派”导演之称。1949年后,桑弧执导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他在艺术处理上善于从平易中见深沉,从含蓄、淡雅中见浓烈,桑弧导演在喜剧方面亦作出了相当的探索和贡献。

8. 石挥

【答案】石挥,30-40年代从事话剧创作已经有巨大名声,在电影角色创作上也取得出色成就。《我这一辈子》是他编导的杰作。这是一部新中国建立之初最为典型的表现旧时代悲剧的上乘作品。影片通过一个老警察这样一个特定社会的人,以历经不同时代的经历来表现黑暗社会对人命运的一次次压迫、残害,证明旧时代的换汤不换药和无可救药。

9. 《红高梁》

【答案】张艺谋第一部执导的影片,是创新意识真正得到体现的佳作。最为重要的是这部片子强烈的理想精神,和对人性的张扬达到最为酣畅淋漓的程度,影象锻造的世界为千白年来压抑隐忍人性打开了鲜活快意的天地,这与传统第五代影片的凝重深沉形成巨大对比。张艺谋第一部正式导演之作,就以开合纵横的大气创造了视觉的欢宴。

10.《狂流》

【答案】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出品,被称为“左翼电影”的“第一声”。编剧夏衍,导演程步高,胡蝶、龚稼农等当时明星公司影片最当红的演员担任主演。影片讲述在长江大水灾中一位小学教师与当地官宦抗争,带领乡民抢险的故事。夏衍写作《狂流》剧本时蹂入了导演程步高此

前赴武汉拍摄的水灾纪录片,并第一次将摄影机运动、剪接方法化入了剧本当中。

二、简答题

11.“十七年”中国电影都有哪些类型? 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答案】(1)革命抒情正剧①史诗性的影片:《南征北战》《红旗谱》《南海潮》《农奴》②英雄成长片:《董存瑞》《赵一曼》《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③战斗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狼牙山五壮士》《冰山上的来客》《地雷战》

(2)现实生活题材影片

《龙须沟》《护士日记》《花好月圆》《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万紫千红总是春》《李双双》《枯木逢春》《马兰花开》

(3)喜剧式电影

①讽刺喜剧:《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

②歌颂喜剧:《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

③温婉生活喜剧:《魔术师的奇遇》《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理发师》《哥俩好》《锦上添花》《满意不满意》

(4)儿童题材影片

①小英雄式:《鸡毛信》《小兵张嘎》《红孩子》

②好孩子式:《风筝》《哥哥和妹妹》《宝葫芦的秘密》《与兰花》《小铃档》《花儿朵朵》《祖国的花朵》

(5)美术片

《骄傲的将军》《神笔》《没头脑和不高兴》《草原英雄小姐妹》《渔童》《牧童》《半夜鸡叫》《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

(6)惊险式电影(反特片)

①正面环境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的较量:《斩断魔爪》《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跟踪追击》

②边防斗争:《前哨》《岸边激浪》《冰山上的来客》《英雄虎胆》

③潜伏型:《寂静的山林》《虎穴追踪》《羊城暗哨》

(7)散文式电影(名著改编片)

①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祝福》《林家铺子》《家》

②当代文学名著改编:《暴风骤雨》《红旗谱》《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野火春风斗古城》

(8)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红楼梦》《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12.试述国统区抗战电影的创作情况。

【答案】国统区的“大后方电影”主要存在于武汉、重庆和成都,它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官方、半官方(民营官助)的电影制作机构主要有只个: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和西北影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