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经贸大学思想政治教育6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 )。

A. 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

B. 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 它是否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答案】D

【解析】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不取决于自身的性质与状况,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如果不适合则起阻碍作用。

2. 时间和空间是( )。

A. 物质的两种属性

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整理认识材料的下具

D. 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实践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实践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 实践本质的分歧

B. 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 意识本质的分歧

D. 世界本质的分歧

【答案】D

【解析】“一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的分歧。

4.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C

【解析】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把哲学划分成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肯定存在、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第二性的; 唯心主义则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5.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

A. 地理条件

B. 人口条件

C. 资源条件

D.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都属于社会意识中的上层建筑分类,通过对社会存在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由此产生的社会意识。因此,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一式。

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属性。人是群居物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作用,互相满足形成社会生产关系。人必须是在社会中形成和体现自身价值,离开社会,人什么都不是。

7.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

A. 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B. 根据生产力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免阻碍生产力发展

C. 运用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D.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应调整生产关系

【答案】B

【解析】无论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还是超越于生产力,都会对生产力破坏。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8.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 哲学

B. 宗教

C. 政治思想

D. 国家政权

【答案】D

【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统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9.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 先验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10.以下关于意识的主观性的论点中,正确的是( )。

A. 意识只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性

B. 意识的主观性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世界毫不相干

C. 意识的主观性并不能否定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D. 意识的内容首先是主观的,其次才是客观的

【答案】C

【解析】A 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人脑机能。B 项,意识是客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