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821分析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正确论述的是( )。
A. 用空白实验可以消除随机误差
B. 样本标准偏差大小由测定次数所决定
C. 测定平均值对随机误差的分布曲线有很大影响
D. 准确度可以衡量随机误差的大小的好坏
【答案】C
2.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正确论述的是( )。
A. 随机误差可以用空白实验消除
B. 随机误差的分布曲线与测定平均值有关
C. 随机误差的大小可以衡量准确度的好坏
D. 样本标准偏差大小随测定次数变化
【答案】B
3. 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这一操作步骤是( )。
A. 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
B. 用在膜相与萃取相的乳化中
C. 使内相的尺寸变小
D. 用在被萃取相与W/0的混合中
【答案】C
4. 下列溶剂中,能使
A. 纯水
B. 甲酸
C. 液氨
D. 甲醇
【答案】C
5. 测定煤中硫时,称取2.100g 煤试样,处理成
0.08800mol/L
的为( )。
A.1.84%
B.3.68%
第 2 页,共 43 页 等酸显相同强度的是( )。 溶液后,加入用
则试样中
标准溶液返滴定,终点时消耗l.00mL ,已知
C.0.92%
D.0.46%
【答案】B
6 若某基准物质A 的摩尔质量为100g/mol,.用它标定0.lmol/L的B 溶液。假定反应为
则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单位:g )应为( )。
【答案】B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读数误差要求,使用滴定管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20〜30mL , 再根据反应
7. 某弱酸HA 的求得需要基准物A 的质量。 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1.00mol/LNaA相混合的1.00mol/LHA的体积约为( )。
A.200mL
B.50mL
C.lOOmL
D.150mL
【答案】B
8. 在的高分辨NMR 谱上,
A. 四重峰
B. 七重峰
C. 六重峰
D. 三重峰
【答案】B 上质子的吸收峰分裂为( )。
【解析】上质子相邻C 上有6个磁等价核,因此
9. (多选)引入恒量误差的因素是( )。
A.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B. 容量瓶或移液管不准确
C. 重量分析时样品中的非被测成分被共沉淀
D. 滴定分析时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答案】BD 上质子峰分裂为七重峰。
【解析】恒量误差与被测物的量无关。
10.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
A.1:1
B.1:2
第 3 页,共 43 页
C.1:4
D.1:6
【答案】A
二、填空题
11.在含有酒石酸和KCN 的氨性溶液中,用EDTA 滴定酸的作用是_____,KCN 的作用是_____。
【答案】辅助络合剂,
防止水解;掩蔽剂
12.紫外吸收光谱中,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带波长变长的现象称为_____,使吸收带波长变短的现象称为_____。
【答案】红移;蓝移(或紫移)
13.现有四个组分a 、b 、c 和d ,在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80、360、496和473, 组分_____保留时间最长;若以聚乙二醇20000为固定液,用色谱法分离正己醇、正辛醇、正壬醇,其出峰顺序是_____。
【答案】c ; 正壬醇、正辛醇、正己醇
【解析】分配系数K 值越大,待分离组分在固定相中的停留时间越长,保留值越大;混合溶液中的加入酒石聚乙二醇20000固定液的极性较强,分离组分时,出峰次序为极性由小到大。在正己醇、正辛醇、正壬醇中,烷基越大,极性越弱。
14.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1溶液滴定NaOH 溶液时,HC1溶液称为_____溶液,用甲基橙来指示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则甲基橙称为_____。
【答案】标准溶液;指示剂
15.用指示剂确定终点时,弱酸能被强碱准确滴定的条件为_____。当酸太弱时,通过_____和_____两种方法仍可用强碱准确滴定。 【答案】使弱酸强化的间接方法;非水滴定
16.配位滴定中常使用KCN 作掩蔽剂,在将含KCN 的废液倒入水槽前应加入_____,使其生成稳定的配合物_____以防止污染环境。 【答案】
17.已知金属离子M 与配位体L 形成逐级络合物,则络合反应平均配位数
金属离子的总浓度_____。
【答案】溶解中游离配位体浓度;无关
第 4 页,共 43 页 与_____有关;而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