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1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22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5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7
一、名词解释
1. 文体类型
【答案】文体类型是指某一种文体按内容进行的功能分类,不同类型的功能具有不同的报道特色与报道价值。专访按照这个原则主要分为人物专访、问题专访、事件专访三种类型。
2. 新闻特稿
【答案】新闻特稿是指以报道新闻事件为其主要内容的特稿。它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政治冲突、建设成就、社会矛盾、政府举措、刑事犯罪,及一切构成人们关注热点的新闻事件都会成为特稿的报道对象。新闻特稿通常担负两个最为重要的任务,一是向读者提供新闻事件详细过程的描述,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细节,让读者去切身感受新闻事件; 一是向读者提供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的解释和分析,帮助读者去认识新闻事件的复杂性,让读者深刻地理解新闻事件。
3. 弥补性现场采访
【答案】这种采访一般不是预知的事件。记者闻风而至时,已时过境迁。但事件却为广大读者所关心。如果不报道现场情景,会令读者大失所望。例如,车祸发生后看现场; 凶杀惨案过后访惨案现场; 水灾过后再现被冲毁的家园等。对于这种有弥补性质的现场采访,如果注意观察、验证、捕捉事发当时的现场情景,事件过后的遗留痕迹以及及时采访当事人、见证者,同样可以起到“再现”现场的作用,使人产生触景生情、如临其境之感,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4. 虚中觅实
【答案】虚中觅实是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改进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出路之一,是要学会找出这一个与那一个会议之间实在的“不同”。因为只有具体的不同,有特点有内容的不同,才能构成新闻,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5. 服务性消息
【答案】服务性消息是指整个新闻传播活动都带有服务的性质,是一种新闻信息方面的服务。其特点是“直接可用”,这种消息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服务性消息不同于广告性消息,服务性消息是站在读者、消费者一方,为读者和消费者着想,为他们服务的消息。必要时,它们要无情地揭露厂家、商店以及其他企业的欺诈行为,替受害者说话。美国称其为“菜
篮子新闻’夕,日本叫它“实用记事(新闻)”。
6. 《论出版自由》(1644年)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约翰·弥尔顿为争取出版自由撰写的一本小册子。此书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交的一篇演说词,也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书中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在当时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观点。谴责检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让人们不受限制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 认为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能够战胜谬误而存在下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的概念。在倡导自由的同时,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但是避免谈到作为这种限制的基础的一般性原则。该书为争取出版自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留下来的早期文献。
二、简答题
7. 新闻语言要准确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案】要使新闻语言尽量准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词义差别
写新闻稿,遣词造句要恰到好处,词不达意就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有时即使一字之差,也会造成被动。
(2)要推敲词语的感情色彩
在丰富的汉语词库中,有一部分词语除了它们的基本词义之外,还体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
(3)要讲究“立言得体”
①新闻报道要“立言得体”,必须清楚渗透到记者笔下的广告语言和大量宣传说教性语言。 ②新闻媒体要“立言得体”,落笔之时一定要有“分寸感”。务必笔下留神,掌握分寸,以维护新闻语言要准确的特性。
8. 简述新闻角度的定义及其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答案】(1)定义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
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会削弱新闻价值。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2)选择新闻角度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客观,从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上全面真实地把握事实; 其次要抓特点,即这一事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最突出、最典型的方面; 再次要有新意,同样一件事,立意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①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新闻报道必须研究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紧扣宣传的节拍。从这一角度切入,写出的新闻是能够吸引读者的新闻,是有价值的新闻,其产生的宣传效果也更强。
②从“新”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万物“新”为先。“新”是能否选择好新闻报道切入角度的关键所在。“新”,是指那些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的最鲜活、最有新闻价值的角度。
③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人民群众企盼什么、最关心什么,党的报纸就要反映什么。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方面提炼主题,选择报道角度,才能吸引读者,教育、启发和感染读者。
④从抓特点入手选择新闻切入角度。平时采访,记者总想抓有特点和“一碰就响”的问题,也是常指的抓“活鱼”。可是采访中常遇到的内容不是大同小异,就是报道价值不大。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内容、老主题,只要认真琢磨选角度,也能写出新的意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⑤从事物发展变化入手选取新闻切入角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选择好新闻角度,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新角度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它不是记者、通讯员的主观臆断和笔下生花,时刻注视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使报道不断出新。
⑥从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入手选取新闻切入角度。广泛共性的话题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议论纷纷的问题。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在客观上起着引导舆论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动向,群众中一时议论最多的共性话题,常是新闻报道应选取的最佳角度。
⑦从事实的特殊性入手选取新闻切入角度。在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各个新闻事实都毫不例外地具有自己特殊的个性。紧紧抓住和围绕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去报道和宣扬,则可成为新闻写作的新角度,这样写出的报道,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新闻事实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使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记者的职业敏感性问题。记者必须长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捕捉到新闻的最佳角度,写出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新闻。
9. 何谓新闻背景? 消息为什么要加背景?
【答案】(1)新闻背景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2)消息添加背景的原因
①交待新闻背景,是消息写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往往是一事一报,如果不交待必要的背景,只孤立地反映事实,有时很难说明问题。一篇新闻作品能否成功,一半取决于新闻背景交待得是否充分、其安排穿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