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89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关于话题,正确的表述有( )。

A. 话题是有定的

B. 话题可用虚词或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

C. 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

D. 话题一定是施事

E. 句法上,话题总是跟谓语动词有密切关系

【答案】AB

【解析】句子的“话题”是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都是有定的。话题的句法表现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话题和施事、主语都落到句子同一个成分上的情况比较多,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两者不一致。“信息的基点”是指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的时间、空间)的信息。

2. 一种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时,决定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下面方言中,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是( )。

A. 多斯岗方言

B. 汉语北方方言

C. 伦敦方言

D. 东京方言

【答案】A

【解析】A 项,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原因;

BD 两项,汉语_比方方言和东京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政治的原因;

C 项,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经济的原因。

3. 下面说法中止确的是( )。

A. 语言具有可变性是因为语言符号具有离散性

B. 句法多义是指一个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

C. 基本词汇就是语言的基础

D. 语言是一个层级体系,它的上层可以分为音位、语素、词、句子四级

【答案】B

【解析】A 项错误,语言的可变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或转移的可能性,语言具有可变性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C 项错误,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基础;

D 项错误,作为一个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分为两个层次:下层是音素、音节和音位,上层是语素、词和句子。

二、名词解释

4. 舌尖音

【答案】舌尖音指舌尖顶住或者接近门齿、齿龈、硬腭而发出的辅音,包括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尖后音。舌尖前音有z 、c 、s ,舌尖中音有d 、t 、n 、l ,舌尖后音有zh 、ch 、sh 、r 。

5.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大不相同。

6.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7. 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

【答案】(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

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 、FORTRAN 、COBOL 、PASCAL 、C 、C++、JA V A 等。

8. 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

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此外,焦点还可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如“小明吃了苹果。”

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三、简答题

9. 什么是后缀与词尾? 举例说明两者有什么同异。

【答案】(1)后缀与词尾

后缀是指茹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例如,汉语的“小刀子”“瓦盆儿”中的

,英语的“reader ”“子”“儿”“voiceless ”中的“er ”, “less ”都是后缀; 而词尾则是相对于词干

而言的,是一种构形语素。

(2)后缀与词尾的同异

①相同点

后缀和词尾都戮附在词根或词干上,都是附加语素。

②不同点

a. 构词作用不同。词尾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例如,work 是词根,worker 中er 就是词缀,由动词“工作”变为了名词“工人”。而workers 中“-s ”就是词尾,表示复数,但是并没改变工人这个词的词汇意义。

b. 构词位置不同。词缀一般是附着在词根后面的不成词语素,而词尾虽一般也是在词的尾部,但是在有词缀的情况下,词尾必须放在词缀的后面。

c. 意义不同。词尾一般都只具有语法意义,不具有实在意义,而词缀一般含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10.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是语言符号在音、形式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也存在象似性的现象,如拟声词的发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汉语的语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请谈谈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跟任意性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象似性跟任意性的关系?

【答案】(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