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题库>医学影像诊断题库

问题:

[单选] 视神经管通过:()

A . 视神经
B . 视神经及眼动脉
C . 视神经及眼静脉
D . 视神经、眼动脉及眼静脉
E . 视神经及脑膜

与海绵窦无密切关系的结构是下列哪一种()。 眼动脉。 三叉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筛前神经。 男性,42岁。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既往有乙肝病史20年。查体:T36.9℃,R12次/分,P88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超声造影检查:从左上肢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肝组织开始增强时间为15秒,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1秒,动脉相呈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消退为低增强,延迟相为低增强。肝内探及实性块影,边界尚清晰,块影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块影内可见动脉、静脉血流信号。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肝血管瘤。 原发性肝细胞癌。 转移性肝癌。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脓肿。 胃窦部溃疡型胃癌典型征象是() 胃窦部切迹位突出于胃壁外乳头状龛影,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 胃窦部环形狭窄,呈典型"革袋状"胃。 胃窦部形成大而浅的盘状腔内龛影,其边缘有一圈堤状隆起称环堤。 胃窦部龛影较大,达1.5~2cm,深度一般不超过1cm。 胃窦部黏膜中断或不规则纠集,近溃疡部呈结节状增生。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住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左右。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I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直接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患者初步诊断可能有哪些疾病()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上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电解质紊乱。 失血性贫血。 在“肤胀、鼓胀、肠覃、石癜率为水气”中“率”之义为() 比率。 大抵。 一概。 轻率。 视神经管通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