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4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26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37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801哲学专业综合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47
一、简答题
1.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答案】(1)意识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人脑在劳动中不断进化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能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2)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义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①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
②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
③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指向性和功能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在意识活动中不可能截然分开。
2. 谈谈《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案】《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而撰写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1)《宣言》的彻底唯物主义性质
《宣言》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去说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宣言》指出,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阶级的理论不同,《宣言》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归结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
《宣言》还分析了资产阶级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如何决定这个时代的政治的、精神的历史发展的。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资产阶级的政治上的成就相伴随。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了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这说明了经济的集中是政治集中的基础,政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决定的。《宣言》还驳斥了资产阶级的超阶级观点和永恒真理的说教,具体地考察了宗教、道德、哲学、教育、法等意识形态的阶级实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2)《宣言》的历史辩证法性质
《宣言》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现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凭空出现和永恒不变的。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与封建所有制关系形成了矛盾运动。而且打破封建所有制关系,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在这种矛盾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阶级社会,它以新的资本主义剥削代替旧的剥削方式,阶级关系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直接对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具有不同于以往阶级斗争的新特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深刻分析,《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必须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都集中在国家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并不是为了使这种统治永恒化,而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消火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随着阶级的消灭,无产阶级的统治本身也将随之消亡。
(4)评述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最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实践、革命性和科学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度统一。《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地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问世,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己经成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指南。
3. 如何认识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答案】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
①表现的阶级属性和服务的对象上,现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是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服务对象是无产阶级。
②反映的理论实质上,现代西力一哲学尽管流派纷呈,各个流派之间也存在争论和斗争,但
它们都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前提,以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为对象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2)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①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不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把斗争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进行歪曲、攻击。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对这些歪曲和攻击加以揭露和批判。
②现代西方哲学对有些哲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提供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思想资料,这些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一定要认真研究,并批判地加以吸取。
4. 实践的中介
【答案】实践的中介是指人类实践活动必须借助的各种形式的工具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工具是适应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实物构成来看,实践的工具可以分成两类:
(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从手工工具、畜力到机器系统和动力系统,都属于这种实践工具。这一部分实践工具的共同特点,是强化了人的某一方面的体力,放大了人的某一方面的功能,从而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导体而发挥作用。
(2)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下具系统。
从传统的望远镜、显微镜到现代的自动探测器、遥感装置,从机械计算器到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属于这类实践工具。这一类工具是人的感官和大脑的放大,对它们的使用突破了人的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主体接收、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评述
作为实践活动的工具系统并不是互相外在的,而是在人类实践中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中介系统。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客体为基本框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5. 世界观与人生观
【答案】(1)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世界观在社会生活中关系到人们对自然、历史的根本性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2)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观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并具体地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关系
①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理论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