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农村幼儿教育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Z村,常听到家长们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乖巧、学习好、有出息。这不由地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家长们的眼里,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他们是怎样看待自己孩子的?他们打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好孩子呢?...由此,本研究将研究视线聚焦到了农村家长们的育儿观念上。育儿观念是指幼儿家长在教育和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教育方式和途径、幼儿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是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Z村0-6岁幼儿的31位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父母与祖辈家长在内,进行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观察等方法,试图深入了解并呈现Z村幼儿家长育儿观念的现状,探讨其育儿观念现状背后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Z村幼儿家长的育儿观念,从而促进幼儿在家庭环境下的全面健康成长。本文可称为本研究的一份工作报告,力图真实全面的呈现整体研究过程。
文章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育儿观念的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等;第二部分主要呈现本研究的研究取样、研究方法与过程、以及质性研究中的信效度和伦理道德的探讨;第三部分对Z村进行简介,以及具体的进入现场的情况;第四部分是研究结果的呈现,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呈现Z村家长的育儿观念、思考他们的育儿观念应有何样的转变、以及改善他们育儿观念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在研究审视中进行了对研究的反思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这是质性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调查发现,Z村家长的育儿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重养轻教的传统观念依旧存在、早教观念略显匮乏、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弱化;对子女的期望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唯智化倾向,家长的竞争意识强烈,并体现在育儿观念中;早教知识略显匮乏、父母与祖辈之间在育儿知识上存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差距逐渐缩小,祖辈育儿不再固守传统,年轻父母也不再完全依赖祖辈在育儿经验上的传承,育儿知识的获取途径更加便捷,育儿更加科学化;家长缺乏将日常生活与育儿相结合的意识,侧重体育与智育,相对忽视德育与美育;育儿观念与实际行为脱轨,娇惯幼儿与打骂幼儿的现象并存,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依旧呈现出“粗放型”态势,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父亲角色意识良好,育儿参与程度较高,“教子”不再只是母亲的职责。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借以提高Z村家长的育儿观念: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多样化的育儿指导宣传活动;调动多方力量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