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4建筑史与建筑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建康

【答案】建康是东晋、三国时的吴、南朝宋、齐、梁、陈京师六朝的名称,又称建邺,故址位于今南京,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它也是六朝时期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2. 都柱

【答案】都柱是指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的作法。

3. 举折屋面画法

【答案】举折屋面画法是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举,是指屋架的高度;折,是指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使得的屋面横断面成折线。它的作用是使屋面呈一条凹形优美的曲线。举折越往上越陡,利于排水和采光。

4. 九脊顶

【答案】九脊顶,清称歇山顶,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屋顶形式,屋顶上半部为两面坡,下半部为四面坡,是悬山顶与庑殿顶上下相交而成。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5. 寒碧庄

【答案】寒碧庄是苏州留园的别称,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留园是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6. 步移景异

【答案】步移景异是指在中国园林中,由于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成,以及游路设计尤为奇巧,所以在欣赏游玩过程中景观变化不断。

7. 材

【答案】材是宋代建筑之中的计量单位。

8. 晋祠圣母殿

【答案】晋祠圣母殿是是我国现存最早采用围廊式平面的古建筑实例,位于山西太原。其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内采用“减柱法”,造成十分宽敞的大殿空间,有利于布置大群塑像。此建筑风格上承隋唐,下启元明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9. 砖室墓

【答案】砖室墓是指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出现在中原和关中一带的用砖建筑的小型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经六朝、隋唐,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北宋时期出现了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此种墓葬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10.堂与殿

【答案】堂与殿都是指台基。古建中台基均作堂,宋代称“阶基”,清代及今称为“台基”。殿也指台基,后把高显崇丽之建筑称之为堂或殿,汉以后殿成为宫中之堂的专称,并以正脊是否筑吻区别堂与殿,有吻者为殿,无吻者为堂。

二、简答题

11.以乾陵为例,简述唐代帝陵特点。

【答案】(1)利用地形

唐朝帝王陵墓主要在于利用地形,因山为坟。乾陵利用梁山的天然地形营建陵墓,梁山原分三峰,而北峰最高,南侧二峰较低,对峙左右,乾陵的地宫即位于北峰下。

(2)平面布局

唐朝帝王陵墓平面布局时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围绕,四面辟门,门外设石狮,四角建脚楼,陵前神道两侧有墓阙和人、兽雕塑。乾陵围绕地宫和主峰的陵墙界近方形,四面有门址,门外都有石狮,陵墙的四角有角楼。北门在阙址和石狮之外还有石马。陵内原有房屋约二百间,现在已不存在。

12.屋面举架是什么意思?

【答案】举架是汉族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推算屋面坡度,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这种做法有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以及减小屋面风雪荷载。举架形成古代汉族建筑独有的风貌。如《考工记》中即有“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的记载,这表明至少在战国时已对草顶和瓦顶屋面规定了不同的坡度。

13.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答案】(1)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得到提高,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3)在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此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逐渐退化为纯装饰物件,而使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得到加强,构件卷杀得以简化。

(4)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如北京十三陵、北京故宫。

(5)官僚地主私家园林较为发达,多集中在物资丰裕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及其近郊,造园艺术也有所发展。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此时的彩画主要有苏式彩画、旋子彩画和和玺彩画三种。

14.什么是斗拱?斗拱是由哪些构件组成的?每种构件的作用如何?

【答案】(1)斗拱的含义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有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2)斗拱的分类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二类。从具体部位分又有柱头斗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柱间斗拱(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另外还有平坐斗拱和支承在檩枋之间的斗拱等。这里所谓的铺作(或科),是指一组斗拱(宋称一朵,清称一攒)而言。

(3)斗拱的构件和作用

①斗、升

位于一组头棋最下的构件是坐斗,有时也可单独使用。位于挑出的翘头上的叫十八斗。位于里跳与外跳横棋二端上的叫三才升,位于坐斗正上方横棋二端上的叫槽升子。它们的外观都差不多,只是形体有大有小,开槽口有四面和两面的区别。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口两侧凸起部分叫斗耳,斗口下平直部分叫斗腰,下面倾斜部分叫斗底。没有斗耳的叫平盘斗,常用于角科上。

②拱

拱是置于坐斗15内或跳上的短横木,宋代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等已有详细规定,而且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并将“材”的高度划分为十五分,宽度为十分。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再将上、下拱间距离称为“槊”,高六分,宽四分。

③昂

昂是斗棋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又有上昂与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棋或斗棋里跳之上。

15.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

【答案】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