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央研究院
【答案】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1949年搬迁台湾。它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院长先后由蔡元培、朱家骥等担任,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13个研究所。
2. 《孙文越飞宣言》
【答案】《孙文越飞宣言》是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合发表的宣言。1923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与孙中山会晤,商讨关于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等一系列问题。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3. 法币政策
【答案】法币政策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主要内容有:①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各金; ③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
4. 废督裁兵
【答案】废督裁兵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后,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长期割据混战。1921年12月,梁启超提出“裁兵或废兵”的主张,但又认为不可有“法律外的行动”。次年7月,上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等二十多个团体联名发表《废督裁兵宣言》,吁请军阀“顺从民意”,并组织裁兵促进会。还有人提出,以人民和政府为主体,组织裁兵救国实行委员会,筹集基金,分期裁撤军队,裁兵后采取征兵制。但这一主张始终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5. 训政时期纲领
【答案】训政时期纲领是国民党结束军政实行训政之后的施政准则。1928年10月,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六条,作为约法未制定之前的施政准则。训政纲领规定政权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 代行之; 闭会期间由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政权”
国民政府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会拥有
训政时期大政方针的决策权;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解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等。
6. 七千人大会
【答案】七千人大会是指196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七千人大会虽然未能彻底克服党内存在的左的指导思想,但是对于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动员全党坚决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7. 1954年宪法
【答案】1954年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确认了人民革命的伟大成果和建国后经济上、政治上的胜利,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和集中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规定了公民享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等权利和自由。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根本大法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政权建设、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 中共三大
【答案】中共三大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仟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三大的不足在于,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土地问题和建立革命军队问题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
9. 府院之争
【答案】府院之争是指1917年围绕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在北洋军阀内部引起的争斗。即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的斗争。1917年3月,围绕中国是否参战间题,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要求参战,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对参战。后黎元洪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并请张勋调停,又引起了张勋复辟。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
10.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议
【答案】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议是1977年8月13〜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决定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工作会议。会议决定高校招生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不考试的做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这一决定,成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1977年,全国约有570万青年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
录取了27.3万名学生,新生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为高等学校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二、论述题
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内容要点及评价。
【答案】(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①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利用、限制、改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
干问题(未定稿)》,毛泽东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②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对总路线作了完整的表述。
③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随后载入宪法之中,成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要点
①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中间时期。
②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
③“一化”与“三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解放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①总路线规定过渡时期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连同建国初的3年,共18年的时间,这同原来对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所需时间的估计,大体相当。
②总路线规定,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都要“逐步实现”,这些都是恰当的。但是在以后的解释和实践中,却片面强调了所有制的改造,以致出现两者脱节的现象。社会主义改造也不是逐步显现的,而是高潮掀起后一举完成。
③总路线追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单一性,即要求使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惟一的经济基础”,这是不适当的。
12.江青集团的主要罪行。
【答案】江青集团的主要罪行包括以下几点:
(1)林彪、江青集团充分利用毛泽东同志的„左‟倾错误和个人领导实际代替集体领导的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2)1973年7月江青集团企图通过批林批孔运动打倒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领导人,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
(3)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江青集团阻烧、污蔑群众悼念周恩来的活动。
(4)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江青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