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铁凝
【答案】铁凝是我国著名的当代女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后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后期关注女性生存状态,成为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等。
2. 新编历史剧
【答案】新编历史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又称新编历史题材剧目。它是指建国后剧作家编写的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戏曲剧目。题材范围包括上古时期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还包括采用民间传说、历史演义、说唱故事和神话寓言等编写的历史故事剧。新编历史剧其特点是剧作者必须具有科学的历史观,对占有的大量历史资料和丰富的素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鉴别、把握历史发展。《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发表于1965年11月的上海《文汇报》,作者姚文元,文章发表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3. 朦胧诗
【答案】朦胧诗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又称新诗潮诗歌。朦胧诗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故得此名。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朦胧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朦胧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像空间。
4. 《废都》
【答案】《废都》是贾平凹创作的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问题的小说。贾平凹在《废都》中写出了一部社会风俗史,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作品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展开。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小说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也融
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
5. 革命样板戏
【答案】革命样板戏是文革时期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洪》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由于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被赋予了更积极的政治意义。它们被纳入了与帝土将相、才子佳人占领舞台相对立的革命文艺路线,被当作批判刘少奇、周扬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论据和武器,被奉为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实行文化革命的典范。
6. “实验小说”
【答案】“实验小说”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借鉴西方20世纪文学后在中国出现的小说创作潮流,又称先锋小说。“先锋”作家借助西方20世纪文学所提供的经验,寻求创作题材和艺术方法上的各种可能性。主题上追求对具体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超越,艺术上摆脱“写实”方法的拘囿,以追求“本体意味”的形式和“永恒意味”的生存命题,这在当时成为很有诱惑力的目标。这种“本体化”形态的想象,与他们曾经预期的“世界化文学”的想象是致的。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余华、格非、苏童等。
7. 十七年文学
【答案】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十七年文学的特点主要有:
①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
②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
③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这个时期的少数作品艺术性并小高,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呈现程式化倾向。
8. 反思文学
【答案】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以反思十年动乱这场社会悲剧的种种前因后果和经验教训,回顾历史,展望明天为主要内容。反思文学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反思文学作品共同具有的特色。代表作品有《内奸》《人到中年》《芙蓉镇》等。
二、填空题
9. 知名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曲波
【解析】《林海雪原》是作家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10.______的《干校六记》记述作者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其“六记”包括: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______、冒险记幸、误传记妄。
【答案】杨绛; “小趋”记情
【解析】《干校六记》(1981)是杨绛的散文代表作,是从1969年底至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生活的速写。作品虽选取了六件事: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传神地再现了其干校生活,表现出了个人面对历史灾难与谬误时的罕见的大度与宽肴,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琐事记忆与温情取向是杨绛选材和叙事的态度。
11.丙崽是______作品中的______人物。
【答案】韩少功; 《爸爸爸》
【解析】《爸爸爸》是韩少功的中篇小说,主人公丙患是个永远长不大,却也死不了的白痴、侏儒。他生活在愚昧、雄凝的环境中,长相丑陋,思维混乱,言语不清,行为猥琐。这是作者把他作为民族文化“劣根性”的象征物来创造的。
12.《一地鸡毛》的作者______。
【答案】刘震云
【解析】《一地鸡毛》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收集了刘震云自认为最好的短篇《土源鼓点后:理查德·克莱德曼》、中篇《温故一九四二》、长篇《口信》。
三、简答题
13.简述新时期“实验话剧”的成就及不足。
【答案】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实验话剧是指有别于传统的、在艺术上有创新的话剧。作为新时期戏剧文学样式之一,实验话剧踩着时代的步伐进行探索和发展。
(1)新时期“实验话剧”的成就
新时期的实验话剧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十分明显,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形式创新。形式并非孤立的存在,它总是要指向它所表现的内容与意义,要艺术地表达这些内容与意义。话剧作为一种叙事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它独特的“叙述语汇”,形式与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叙述”与“被叙述”的关系。戏剧以叙述事件为主,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叙事艺术,运用各种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