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高级)题库>营养与食品卫生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用盐酸水解法生产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可能含有()

A . 丙烯酰胺
B . 氯丙醇
C . 杂环胺类化合物
D . 亚硝胺
E . 亚硝酰胺

患者,男,43岁,反复心悸2年。现症见心动悸不能自主,胸闷痞塞,心痛偶作,汗出气短,难以平卧,唇甲青紫,脉沉涩,查: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呈现二联律。中医诊断为“心悸”。治疗宜首选() 膈下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通窍活血汤。 治疗月经周期提前10天左右,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淡,脉细,针灸治疗在关元、三阴交基础上,应加取()。 足三里、脾俞、隐白。 血海、太冲、隐白。 肝俞、肾俞、太溪。 归来、子宫、隐白。 归来、命门、腰阳关。 在脊髓内肿瘤中,下列哪种组织学类型最常见() 神经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神经上皮性囊肿。 胶质瘤。 错构瘤。 风池穴操作错误者为()。 向前直刺。 向对侧风池刺。 可灸。 针尖微向前上方,朝眉心斜刺0.8~1.2寸。 针尖微向前下方,朝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治疗无效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治疗药物有质量问题。 耐药疟原虫感染。 恶性疟疾。 患者未正规服药。 存在结核引起的发热。 有其他感染存在。 药物引起的发热。 用盐酸水解法生产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可能含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氯丙醇主要存在于用盐酸水解法生产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