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答案】(1)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①科技革命的大发展;②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③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④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在于:①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②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③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増,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増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④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⑤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2. 导致年代后期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导致:
方面:
(1)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拆除了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使各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更为自由地跨越国界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进行金融交易,从而使原本独立运行的一国金融逐渐融入到全球金融之中,各国的金融市场也因此而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金融创新的发展
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各种新的金融工具成为引导资金跨国流动的载体,最终将各国的金融市场真正联结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金融运作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一国政府尤其是某个大国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化,常常会通过一体化的金融市场,迅速地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同样,无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还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都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从而使各国金融市场的价格走势趋于一致。
总之,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各国金融活动联系的日益紧密即一体化,而且也意味着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的日益紧密或趋同,其集中表现就是金融危机的全球化。
年代后期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
3. 为什么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导致金融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答案】金融全球化虽然是一个金融问题,但其产生和发展则根源于实体经济即全球生产、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金融是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和贸易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为国际金融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发展,为国际贸易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大发展,直接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特别是对金融服务业投资的迅速增长,既是金融全球化的更直接的促进因素,也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服务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导致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增长,而且使发达国家通过服务贸易这一途径进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服务业;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全球直接投资的迅速増长,不仅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的疆界,而且为金融的全球化创造了必要的实体经济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导致金融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4. 什么叫做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发展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答案】(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亦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概念。通常是指一些地缘邻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产物。
(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因
从深层次和根本性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具体地说:①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③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④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5. “新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其成因是什么?
【答案】(1)“新经济”的基本特征
“新经济”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①经济知识化,即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増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②经济网络化,是指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増大;③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经济知识化、网络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发生了很大变化。
(2)“新经济”的成因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可以将这些因素概括为以下
几个方面:①信息技术革命;②制度创新;③政府干预,美国政府积极而有效的经济调控,对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④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新现象。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有力的鼓吹者和推动者。它以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促进了经济发展。
6. 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答案】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7. 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体现出哪些新特点?
【答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体现出的新特点主要有:
(1)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2)除了股权式并购外,属于非股权参与方式的国际战略联盟越来越扩展,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3)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宄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二、论述题
8.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答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存在尖锐的对立与矛盾。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国际收支的调节
发展中国家认为国际收支调节应遵循对称、有效、公平的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来看由于外部的原因,单靠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难以奏效,因而发达国家应对此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发达国家则指责发展中国家只注重筹措资金,而不注重国际收支的调节。
(2)关于国际资金的转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