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755教育技术学理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答案】中文为虚拟学习环境。是把远程交互和面对面的交互按照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并提供某种虚拟的时空的学习环境。对于VLEs ,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所持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教育环境中对于各方虚拟学习所体现的优点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虚拟学习的人来说,虚拟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这意味着虚拟学习还有很多的潜力没有显现出来,还没别人们所了解。
3. 虚拟学习社区
【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4. 活动理论
【答案】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活动是辩证统一的。
5. 教学评价
【答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6. 绩效技术
【答案】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PT )又称为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HPT ). “绩效”一词是英语performance 汉译,指有目的,有预定结果的行为倾向,是一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企业总目标的业绩。企业中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员工自身的因素,如自身的态度、工作技能、掌握的知识、智商、情商等; 其次是企业具体的工作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最后是公司的管理体制,包括绩效的评估体制、领导的管理能力、绩效提升后的激励措施等。
7.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8. 专家系统
【答案】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二、简答题
9.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有一下几点:
(1)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的任务往往是真实的,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途,在教学进行前,预先通过提供范例、制定量规、签订契约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由一个明确的认识将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使自己的工作与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要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挑选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仃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提问题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
(3)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既然信息化教学中的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事实上,评价是促进整个学习发展的
主要工具。
(4)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取得进步了? ”、“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 ”、“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优秀? ”之类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10.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特点是:
(1)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
(2)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 论坛、QQ 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3)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5)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7)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8)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9)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1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
【答案】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如下3个主要方面密切相关:
(1)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20年代末,由十有声电影和广播录音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原有视觉教学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当时的教学实践,视觉教学便发展为视听教学。
①视听教学初期,学校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资料和专家的理论指导而发展缓慢,但在二战这特定的历史时期,视听教学却在工业和军队的训练中得到大力的发展。视听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重点探索视听媒体的特性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各种视听理论相继出现,在诸多关于视听教学的研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