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48新闻与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世界新闻报(英国)

【答案】《世界新闻报》创办于1843年,是一份星期日报纸,1969年易主澳大利亚报业主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 )。集中报道1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与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使得该报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行量达到500万份,成为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丑闻,记者对被绑架小女孩米莉·道勒手机语音信箱进行窃听,并私自删除了其中的部分留言,十扰了警方破案的视线,最终导致道勒没有被及时营救而遇害。《世界新闻报》的窃听行为引起公众的不满与愤怒,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于2011年7月停刊,默多克在英国的传媒帝国遭遇滑铁卢。《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从业者伦理底线的追问,不能伤害普通人的个人隐私被再一次强调。

2. 传播者

【答案】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

①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

②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

③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④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

⑤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

⑥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

⑦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

⑧传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3. 控制实验

【答案】控制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方法由卢因和霍夫兰从实验心理学中引入传播研究领域。控制实验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控制实验的环境; 控制实验的对象; 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实验法在传播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依赖于三个条件:①能否

建立一个包含因果联系的假设,这一联系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②被观察的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能与其他变量隔离开,以确保研究者观察到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直接关系,而不是其他; ③自变量是否能够被操作或改变。控制实验法的优点:研究的内在逻辑性较强。控制实验法的不足:大多数情况下,控制实验是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现实生活中过于复杂的环境和条件。

4. 麦克布莱德报告

【答案】《麦克布莱德报告》是指198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于同年的贝尔格莱德大会上通过的对当代国际传播领域影响巨大的一份报告,即《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这份报告是隶属于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传播研究委员会(又称“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该报告的通过,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5. 古登堡

【答案】古登堡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着人类进入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二、简答题

6. 在传播学研究的美国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答案】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杜威、库利、帕克和米德。他们将传播置于人类行为概念的中心点上,将传播媒介解释为在美国恢复社会道德和政治共识的代言人,并对传播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念。

(1)杜威(1859-1952)

杜威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实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

①他认为,“有组织的信息”能帮助创造一个“伟大的社会”,而新媒介亦有助于形成研究潜能; 指出社会整体的存在高于社会的个人的利益,而传播的功能就是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协调; 他甚至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把新闻业引进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来改造社会科学”。

②在((批判的伦理学大纲》(1891)中,杜威宣称:“现代的责任是将信息社会化,实现信息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

③在《经验与本质》(1928)一书中,杜威说:传播“是工具,因为它使我们从其他事物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否则我们就会被压垮……目的就是人们分享社会上宝贵的目标和各种学问。有了这种分享,传播的意义就在社会的意识中得到增强、加深和巩固。”

杜威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他的三个追随者一一库利、帕克和米德的学术研究。

(2)库利(1864-1929)库利是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这个理论反映出他的隐居的内省的个性。

①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像别人是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自我可以说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库利把它叫做“镜中自我”。他将自我分为三个部分: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知觉; 对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的知觉; 以及对他们的评价的感觉。我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信息交流犹如一面镜子,能帮助自我概念的形成。

②库利还认为,在首属群体中,人际传播能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库利觉得家庭是最重要的首属群体,像友谊、服从、忠诚、崇敬和个人自由这些品质都发源于此。

(3)帕克(1864-1944)

帕克曾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o

①帕克受齐穆尔的影响,将人际传播,特别是与父母、同僚和朋友的初级团体的人际传播放在}一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传播就是“个人能以某种意识到达某种程度,并对别人表达态度与观点的一种社会心理过程。”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交换,每个人有权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赋予不同的意义。

②在1941年的欧洲危机期间,帕克认为,为了让公众迅速了解事件,新闻的传播变得非常急需,而且现代传播手段已经可以完成激励广大军队和全体人民斗志的复杂任务。

③他还第一个提出了民意是可以测量的观点; 第一个提出了“议题设定”的观念,认为“新闻是人际交谈的基础。”

(4)米德(1863-1931)

米德是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但他却认为自己基本上是个哲学家。他的著作为传播学界所重视。

①他的《精神、自我和社会》一书的精华部分,是其首创的符号互动论。米德认为,“行动”是人在一定处境下的全部反应。但是,人不会像动物那样不假思索地简单地做出反应。

②人类还有一点不同于动物,即人有“自我感”。在米德看来,传播是基本的人类过程,而内向传播应是人类意识的主要特征。

③语言是一系列符号,为社会所共有。人只有在学会说话和理解符号之后,才开始产生自我概念。自我又可以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 “客体我”代表着自我的社会的一面一一即内在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的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