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SEM-FIB双束系统加工纳米光栅的机理与工艺

关键词:SEM-FIB双束系统,离子束刻蚀,纳米光栅,加工工艺

  摘要



  随着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纳米科技逐渐成为前沿科技。纳米加工和测量技术是纳米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分支。纳米光栅作为纳米光栅加速度计的核心器件,在高精度加速度测量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纳米光栅加工精度对纳米光栅加速度计有很大的影响,因而选择合适的纳米加工手段加工出高精度的纳米光栅非常关键。

        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SEM-FIB: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Focused Ion Beam)双束系统,兼具FIB的纳米级加工以及SEM的纳米级成像功能,拥有无掩模精确加工、实时监测的优势,逐渐成为新一代纳米加工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使用SEM-FIB双束系统加工高精度纳米光栅的机理与工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SEM、FIB各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SEM-FIB双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优势。重点介绍双束系统同步工作时,离子束、电子束、样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其次,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加工结构的重要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设置,从而改进加工结构。为得到高深宽比纳米光栅结构,采用气体辅助离子刻蚀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分析其可行性。

       再次,总结双束系统加工纳米光栅的具体工艺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气体辅助离子刻蚀工艺过程。通过多次试验和不断的参数优化,成功加工出预期的纳米光栅结构:周期为840 nm,凹槽宽度423 nm,误差小于1%,深宽比大于1。

        最后,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纳米光栅的衍射特性,并使用Comsol软件进行光学仿真。针对刻蚀的纳米光栅,完成了光学实验的设计、实验平台的搭建以及光学性能的测试,并得到了与预期理论一致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