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货币金融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
图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案】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表现为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凯恩斯学派的需求拉上说认为货币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物价的因素除货币量外,还有成本和就业量等多种因素。货币数量的増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如图所示。
,总供给增加的能力很强,此时总该图说明:①当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和失业时(Y 2点之前)
需求的増加可以带来产出的上升而物价并不上涨。②在Y 2点和充分就业分界点Y F 之间,总需求的増加将会带来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凯恩斯称为“半通货膨胀”。③当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各种资源已充分利用,供给无弹性,有效需求増加仅使成本随有效需求同比例上涨,此种情况,可称为“真正的通货膨胀”。
但事实上,通货膨胀既可以是在实现充分就业后,由总需求绝对增长引起,也可以是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由总需求较总供给在数量与速度上的相对増长引起。所以,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修正指出,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只要总需求的增长大于总供给的增长,从而物价的上升幅度不能为増加的总供给所吸收,便会出现物价水平的绝对上升,产生通货膨胀。
2. 国际储备
【答案】国际储备又称自有储备, 指一国政府持有的, 可以随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和。须具备三个特性: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一国货币当局持有, 而不是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持有的储备资产。国际储备的形式有货币性黄金、外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组成。
国际储备的作用为:①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它起着国际商品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媒介的作用。②具体到每一国家来考察。国际储备具有:充作干预资产、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国际储备的来源, 从一个国家讲, 主要通过其国际收支顺差、货币金融当局的国外借款、外汇市场干预(出售本币、购入外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货币当局收购的黄金等渠道获得。从世界的角度讲, 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①黄金的产量减去非货币用金量;②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③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
3. 流动性
【答案】指迅速获得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即获得资金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而负债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负债的途径,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通过负债的途径,主要是以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方式筹得资金。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主动性负债和潜力养成法来提高负债的流动性。
4. 货币中心银行(money center banks)
【答案】货币中心银行是地处大型金融中心(如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的银行。与其它银行和
相比,这些银行规模巨大,能够进行全球化的经营,如花旗银行、J.P. 摩根大通银行和美国银行。
5. 现金交易数量说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是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 他曾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 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 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 P 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 T 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对于费雪认为其中V 和T 在长期内都不受M 变动的影响, V 由制度因素决定, 而T 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 所以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6. 二级准备金(secondaryreserves )
【答案】二级准备金又称为二级储备,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同业短期拆借等。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会保留一定的准备金,二级准备金是这种准备金的一种。二级准备金的特点是能够迅 速在市场上出售并进行贴现,或者能够立即收回,因而流动性很强,仅次于一级储备。同时,通过持有这些资产,商业银行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在盈利性方面要优于一级储备。这样,除了一级储备之外,还有二级储备可以 随时应付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便有了更高的保障。
二、简答题
7. 说明凯恩斯适度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凯恩斯的适度通货膨胀理论认为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系统增发纸币,扩大信贷,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水平,可以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消费等需求的増长,从而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増
长和就业。
凯恩斯主义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其政策分析工具。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通货膨胀率提高,则失业率下降;反之,通货膨胀率下降,则失业率提高。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为政府当局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个最方便、最简单的工具,即政府当局可以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抉择:或者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或者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值,从而为实行扩张性政策提供了依据。一般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维持温和的通货膨胀水平,从而促进经济中的就业水平,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中的总产出水平。
8. 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为什么近年来一些国家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
【答案】(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念和特点
通货膨胀目标制指货币当局事前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 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 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 确保实际物价上涨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这一新的政策框架的特点是:①抑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惟一的政策目标, 政策当局必须事先确定一个目标通货膨胀率并向全社会公布;②货币当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相应的承诺, 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与否, 成为评价货币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为此, 中央银行享有充分的独立性;③新的政策改革使得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不再重要, 中央银行的政策反映主要根据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是否偏离公布的目标而定。
—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 是因为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相比, 它具(2)
有很大的优点。通货膨胀目标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从而克服了传统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特定金融变量的弊端:
①増加了政策透明度。公众可对货币政策目标、手段及政策调整依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心,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的实绩进行评估。
②赋予了中央银行最大的政策灵活性:(a )强调了反通胀, 社会公众对单一金融变量的关注程度下降, 使中央银行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综合运用多方面信息对本国经济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b )在盯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 央行在物价指数和目标通货膨胀率的确定、反通货膨胀路径的选择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③通货膨胀目标有利于解决通货膨胀难题。因为货币当局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声誉, 使社会公众相信中央银行至少不会一旦遇到外来冲击就放松银根, 扩大货币供应;另一方面, 货币当局在真正遇到严重外来冲击时可以适度调整货币政策, 缓和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压力。
选择通货膨胀指标序列的原则:①可测性, 即该指标的精确数据可以在较短时间得到, 并且事后不需要太多的修正;②相关性, 即该指标能真实的反映货币对商品价值的变化;③可控性, 即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