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625教育技术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2. 元认知策略

【答案】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3. 教学媒体

【答案】媒体是英文media 的译名,意思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通过教育信息的流动,维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 MUD

【答案】MUD 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的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

5. 学习风格

【答案】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它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三个层面。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包括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冲动型和沉思型等; 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 学习风格的意动成分; 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倾向成分和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倾向成分; 其中,前三部分构成了学习风格的心理性层面,后两种则构成了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

6. 专家系统

【答案】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7. 虚拟学习社区

【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8. 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队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9. 信息推送技术

【答案】所谓“推送((Push )”,就是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设定自己所需的信息频道,此后定制信息将通过Web 自动传输给用户,用户不必每次提出请求。此过程相对以往通过“拉取(Pull )”方式来获取信息具有很多优点。通过信息推送技术,我们能够在因特网的信息海洋中自动获取优质实用的教育信息。

10.教育技术

【答案】广义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的器材、设备、设施等及相应的软件; 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狭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二、简答题

11.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获取关于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库规范的建设情况,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尝试对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库规范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目前,教育部己经颁布了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规范,其中包括《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库部分》DLTS ,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及一个教育管理信息规范。

这些规范己经较好吸收了国外的资源库建设标准,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12.请列举至少6种信息化教学模式。

【答案】信息化教学模式例举如下:

(1)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是经典的CAI 模式之一,此模式企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行为。对学习者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一学习者应答一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应当指出,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个别指导方法,一是程序式个别指导; 二是对话式个别指导或称“苏格拉底法”。一般情况下大多指前者。后者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因此又称为智能导师系统。在多媒体方式下,个别指导型CAI 的教学内容呈示可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并能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2)操练与练习

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CAI 模式,此类CAI 并不向学习者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习者逐个呈现问题,学习者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运用多媒体可将许多可视化动态情景作为提问的背景。应当注意,从严格意义上说,操练与练习之间是有一定概念区别的:操练基本上涉及记忆和联想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和配对题之类的形式; 练习的目的重在帮助学习者形成和巩固问题求解技能,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

(3)学习监测

从功能上说,学习监测属于CMI 计算机管理教学)范畴,用于检验与调控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进程,包括提供学习前测试、分配学习任务、提供学习后测试以及进行测试分析和提供分析报告。

(4)教学模拟

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自然的、物理的或社会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建立教学模拟的关键工作是建立被模拟对象(即真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或逻辑的、过程的模型),然后用计算机程序描述此模型,再通过运算产生输出。这些输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世界的行为。计算机化模拟允许学习者通过改变输入数据的范围来观测系统的状态变化。教学模拟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CAI 模式,在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5)教学游戏

教学游戏与计算机模拟有密切关系,多数教学游戏本质上也是一种模拟程序,只不过在其中刻意加入趣味性、竞争性、参与性等因素,做到“寓教于乐”。在教学游戏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有的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但可使模拟的现象变得更加逼真,而且可创造在现实世界中难觅的“虚拟现实”情景。

(6)智能导师

智能导师系统企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家教”的行为,允许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一个理想的智能导师系统不仅要具有学科领域知识,而且要知道它所教学习者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