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障景

【答案】障景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景物。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2. 斋

【答案】斋是园林中幽深僻静处的学舍书屋,一般不做主体建筑。多指专心静修或读书的场所,形式较模糊,多以个体出现,一般设在密林中,不甚显露。

3. 清裕陵

【答案】清裕陵是清高宗乾隆墓。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前朝,又有所创新。

4. 寿山艮岳

【答案】“寿山艮岳”是指宋徽宗赵估听信道士之言,说在京城内筑山则皇帝必多子嗣,凰山,在宫廷里建造了一座山,号日万岁山,〔因其在宫城之东北面)更名日“艮岳”乃于政和七年仿杭州凤又叫做寿山、艮岳寿山。

二、简答题

5. 谈淡早期寺观园林的选址条件、基本类型及其对我国风景名胜开发的意义。

【答案】(1)选址条件早期寺观园林选址一般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①是靠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用水;

②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和采集食物;

③是地势向阳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但凡具备这一个条件的地段也就是风景美好的地段。

(2)基本类型早期寺观园林的基本类型有,城市寺观园林和郊野寺观园林。

(3)意义魏晋早期寺观园林尤其是郊野寺观园林成为我国名胜风景开发的先河,成为宗教信

徒向往的圣地,文人官僚游憩的乐园,来往商旅的宾馆。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再不是神秘莫测的地方,它们已逐渐向人们敞开其无限幽美的丰姿,形成早期旅游的风景名胜区。

6. 简述《园治》里“园说”在篇首提出的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及所包含的意思。

【答案】“园说”共四篇,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及其细节。在篇首,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

(1)“景到随机”,意思是园林造景要适应地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长处、避开其短处,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包含两层意思,

①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给人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

②建筑的配置必须服从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三、论述题

7. “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答案】(1)“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返朴归真意为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性欲和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与道同一。其来源于老子的人生观—清虚以自守,柔弱以自持。老子认为人若以“道”为准则,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就可以返本还原、返朴归真,和大自然“道”融为一体,处于一个永恒不变的境地而成为神仙,故老子说“谷神不死”。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但表明了老子对生活的态度,还说明了老子的生活方式。中国古典园林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融于自然,表现自然。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把人工美和自然美融合起来,使自然境界和合现实生活列为一体,表现出自然环境,社会社会生活、人的情趣和美德、理想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观的现实物质空间。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使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人与自然是否能更好的和谐发展问题成为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从而进行了保护自然,在自己创造的人工环境中表现自然。

(2)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璞归真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来的回归自然的、富于野趣的意境,能更好缓解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在追求天和常乐的意境之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与自由。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在把现代景观设计推向人性化的设计中,更好的服务于人,造福于人。

一、名词解释

1. 榭

【答案】榭又称为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它的平台挑出水面,实际上是观览园林水景的建筑。建筑的临水面开敞,也设有栏杆。建筑的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多做成石梁柱结构,较大的水榭还有茶座和水上舞台等。

2. 错断山口

【答案】“错断山口”是指平地的掇山,为了使意境深幽,达到山谷隐隐现现,谷内宛转曲折,有峰回路转的效果,必须理山谷。园林上有所谓错断山口的创作。错断和正断恰恰相反。正断的意思是指山谷直伸,可一眼望穿,错断山口是指在平面上曲折宛转,在立面上高低参差左右错落,路转景回那样引人入胜的立局。

3. 相地

【答案】原是中国踏勘选定园林地域的通俗用语,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有专论踏勘选定园址的《相地》一章。相地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

4. 西汉上林苑

【答案】“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在秦朝上林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其特点为: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 苑内建筑就己知数量而言,分布及其疏朗,形成了集锦式布局; 它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具备生成期古典园林的全部功能一休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望天、生产、军训等。

二、简答题

5. 著名园林史家周维权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请列举之。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具有鲜明的个性,各个类型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风景式园林一般以山水地貌作为构景要素,配以树木植被作装点而成。但中国古典园林不是简单地利用和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概括提升和浓缩,使其变为既有“静观”又有“动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作品。中国古典园林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