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活动的总和。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主要有:①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 ②内容不同; ③任务不同; ④职责分担不同; ⑤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最重要的资源,把开发这种资源的潜力当作重要的任务。重视对人的能力、创造力和智慧潜力的开发和发挥,扮演的是增加产出的“利润中心”的角色。强调管理的人性化,理解员下的需要,采取柔性的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2. 行政效率

【答案】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一行政产出/行政投入。它含有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其重要性表现在:①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②提高行政效率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③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④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客观尺度。

3. 行政信息开发

【答案】狭义行政信息开发与狭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仅指对行政信息内容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信息的生产、表示、搜集、整序、组织、存储、检索、重组、转化、传播、评价、应用等。通过这些环节来提升信息的质量、完善信息服务、方便信息利用、有效挖掘行政信息的潜在和显在价值。

广义行政信息开发与广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不仅包括狭义信息开发的相关内容和含义,还包括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及信息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养等活动。广义行政信息开发含义,系统考虑了与以信息为核心的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的其他社会行为,能揭示行政信息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

4. 关键绩效指标法

【答案】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考核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可量化的标准体系。它的含义具体包括:①关键绩效指标是一个标准化的体系,它必须是可量化的; ②关键绩效指标体现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基于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进行管理,就可以保证真正对组织有贡献的行为受到鼓励; ③,关键绩效指标是进行绩效沟通的基石,它是连接个体绩效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个桥梁,通过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

5. 公务员佳职锻炼

【答案】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6. 绩效计划

【答案】绩效计划是一个将个人目标、部门或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目标确定过程,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环节,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后续下作能否正常开展,影响整个绩效管理的效果。政府部门绩效计划的内容具体有:①确定政府部门的战略目标; ②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落实到各个岗位上:③绩效计划中的沟通和参与。

7.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8. 行政组织与公共责任

【答案】(1)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即行政机关。

(2)公共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向授权机关或上级机关负责,进而向人民负责的活动。在我国,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通过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进而间接地向人民或全社会负责。通过行政组织系统,行政权力与公共责任被具体化为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形成层级节制的权责体系,从而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运用和公共责任的有效履行。

二、简答题

9. 简述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答案】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部分。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危机应对的关键是要迅速反应,尽最大努力控制局势,迅速查明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和事态升级。多数情况下,突发事件在引起政府关注时已经大面积爆发,必须采取系统的应对措施。政府实施公共危机应对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危急状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1)公共危机应对的工作流程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各级政府须会同相关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快速反应系统以及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其基本应对流程包括:

①建立应急处理小组,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②迅速调查情况和收集信息,作为应对决策的基础;

③综合分析、果断决策、有序应对、控制和隔离

(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内容

公共危机应急运作机制指以担任应急管理职能的机构为核心,各部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快速反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组织体系。应急运作机制的总体要求是,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其基本内容如下:

①信息报告。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分级标准立即如实向国务院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一般是逐级上报,如有特殊情况,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可直接向国务院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政府。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己采取措施等。

②先期处置。公共危机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组织开始应急救援工作,在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

③应急响应。当发生、或可能发生公共危机时,应根据预案启动相关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响应一般以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为主,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对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或是需要国务院协调处置的特别严重的公共危机,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或实际需要提出,或应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的请示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议,国务院应急办提出处置建议,向国务院分管领导和协助分管的秘书长报告,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后启动相关预案,必要时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

④指挥与协调。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应协同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等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按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这就是公共危机的应急联动机制。

⑤应急结束。当公共危机的应急救援解除或相关的危机因素消除后,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关闭,应急结束。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状态解除,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或者实际需要提出,或由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经国务院应急办审核后,报国务院或国务院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

10.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包含哪四个阶段?

【答案】(1)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公共危机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行为。

(2)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

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连续循环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和后危机四个阶段的管理活动。 ①公共危机的事前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加强危机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