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因“乏力、瘙痒2年”来诊。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45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82U/L,胆红素水平正常。IgM升高(4150mg/L),IgG正常。病毒肝炎学指标均为阴性,抗线粒体抗体(AMA)-M2强阳性,腹部彩色超声未见异常。女患者目前考虑诊断()。 A.不能确定。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患者女,45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21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胸部X线片、腹部彩色超声未见异常。治疗此病最有效的药物是()。 A.熊去氧胆酸。 布地奈德。 秋水仙碱。 消胆胺。 泼尼松。
患者女,45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 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21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 毒肝炎学指标(-),胸部X线片、腹部彩色超声未见异常。该45岁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结节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患者男,50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碱性磷酸酶(ALP)392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阳性(1∶64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阴性,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肝活检:汇管区胆管萎缩,在破坏的胆管周围可出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该男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干燥综合征。
符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学改变的有()。 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 IgG增高至正常上限2倍以上。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至正常上限5倍以上。 碱性磷酸酶(ALP)增高3~4倍。 抗肝肾微粒体(LKM)抗体强阳性。
患者男,50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碱性磷酸酶(ALP)392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阳性(1∶64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阴性,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肝活检:汇管区胆管萎缩,在破坏的胆管周围可出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治疗过程中首选的监测指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