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论述题

1. 冰纯嘉士伯的整合营销传播有哪些特点?

【答案】冰纯嘉士伯的整合营销传播特点如下:

(1)广告主题“不准不开心”的定位与年轻人崇尚精神健康的个性是吻合的,能够让年轻人与品牌之间产生共鸣。

(2)情感营销,符合目标人群的心理。冰纯嘉士伯将产品定位“80后”的年轻一族,该群体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情感满足”胜过“机能价值”,他们对传统营销形式漠视,追求时尚新品,喜欢新奇创意的产品。

(3)营销渠道的独特性。冰纯嘉士伯突破传统的宣传手段,推出“开心候车厅”,测试开心指数,一力一面宣传了“开心”的产品理念,另一方面,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吸引了大量的目标人群。

(4)全方位整合营销的全国推广。在品牌推广阶段,冰纯嘉士伯发起了“开心运动”,并将开心理念渗透到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开心指数”,“开心资产”,“开心测试”等一系列“开心引动”从广州推向了其他品牌战略城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5)公益活动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提升了品牌的关怀与开心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2. 通过奥美为联想ThinkPadSL 所做的媒体推广,把其中的创意媒体运用及整体的策划思路,作一个简略的分析和总结。

【答案】联想ThinkPadSL 所做的媒体推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其整体策划如下:

(1)ThinkPad 家族于2008年推出新成员SL 系列,问世后经过相关调研,发现其定位除了主力中小企业思行合一的工具,还有一个卞力购买者,即商用个人。

(2)为了找到这群商用个人,寻找他们的价值追求,同时为了与他们共鸣,他们采取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在腾讯平台,发动SNS 营销,让梦想与借口PK ,借助人与人的关系链,传递品牌的独特卖点:甩掉借口,轻松前行。

(3)对目标人群的深入分析是广告的制胜法宝之一,渠道的选择很重要,SNS 营销正是ThinkPad 的全新探索。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提高产品线的知名度,其沟通的方式也很软性,是采取游戏的方式,如“好友送礼”和“好友买卖”。

(4)SNS 关系链营销+QQ客户端病毒营销的策略是媒体创意的集中体现。在普遍追求价值蓝海的今天,是否能够为品牌树立差异化的定位也至关重要。本次活动是腾讯平台上的第一款商业动画礼物,也是第一款“好友买卖”植入,在SNS 营销领域还局限于硬广告及活动推广之时,ThinkPadSL 系列对这两大创新产品的尝试,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好奇心,同时也为品牌树立了一定的记忆度及好感度。

3. 如何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特质和群体特征进行广告定位?

【答案】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特质和群体特征,在进行目标群体的广告定位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1)目标人群的购买角色。在进行广告定位时,要分清楚使用者、影响者、购买者等角色的分配。

(2)目标人群的购买类型。复杂型购买、和谐型购买、多变型购买、习惯型购买这些购买类型在定位时很重要。

(3)分析购买人群的心理特质。如年轻人崇尚时尚、流行、随意,家庭主妇则倾向于优惠、划算等。

(4)分析目标人群的群体特征。年轻人喜欢时尚,但购买力不足,推崇随意与个性,那么在广告定位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把产品与群体特性结合起来。

4. 广告社会效果的测定要把握哪几个方向?

【答案】广告对社会道德、文化、教育、伦理、环境等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复合性和累积性的。一则广告有可能立即产生轰动的社会效果,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或行为规范等。在测定广告的社会效果时,一般要把握三个主要方向:

(1)是否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

广告的劝服、诱导性性为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注意和学习,甚至以实际行动相迎合。因此,测定广告的社会效果,要看它是否与社会的道德观念、伦理价值、文化精髓等社会道德体系的规范相符合,如果广告产生了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不良效果,就应该立即停止。

(2)是否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广告的属性是取得最大利益的经济行为,广告的最终目标就是吸引消赞者更多地购买或使用广告产品。但是,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如果广告歪曲了正确的消费观念或者蛊惑不健康的消费理念,那么对消费者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不利于培养正确消费观念的广告也应该停止。

(3)是否有利于社会市场环境的良性竞争

同类广告之问的商家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也要维护市场的良胜竞争。类似于发布假信息、模糊信息压制对方或完全不顾市场规范的广告行为都将产生恶劣的社会效应,理应禁止。

二、简答题

5. 网络时代受众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在数字化媒体生态环境下,广告的受众发生了巨人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到网络广告的发展。

(1)网络时代受众的消费行为发生的变化如下:

①网络广告受众的碎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消费者也就是广告的受众也在经历着碎片化的进程。传统的大众市

场在不断地瓦解,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碎片化的细分市场。在阶层“碎片化”的基础上,消费、品牌、媒介、生活方式也正朝着“碎片化”方向发生着相应变化。大众品牌影响力的下降和大众媒体接触的减少是大众市场“碎片化”的两大特征。

②网络广告受众的能动性与自主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于媒体的能动性与自主性越来越明显。现在的受众越来越自主,越来越具有能动性,越来越希望平等。互联网是一种互动型、参与型、平等的东西,它摆脱了一点对多点的传统传媒形式,采取了多点对多点的方式。受众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信息,也可以拒绝他们不喜欢的内容。受众渴望与媒体进行平等的交流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可以与广告进行互动甚至直接参与整个广告。

③网络广告受众知情权的扩大与消费的理性化

数字互动时代广告受众对于品牌和商品具有很清楚的了解,而且能够非常容易地接触到更多的商品信息。他们充分应用“智能代理”来寻求产品或服务的最佳价格,对各种营销提供物进行出价,绕过分销通道和中间商,以及根据他们家庭生活的便利全天候地在全球购物。作为现代人的受众,独立而有头脑,自主性很强,对于品牌商品的了解比较多,对于广告的免疫力也比较强,通常他们在面对广告的时候会更加的理性。

④网络广告受众需求的个性化与精神满足

当今社会,广告受众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消费者选择品牌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主张、生活态度,展现一种自我的个性。商品的广告要能给目标群体传递一种他们认可的、不同寻常的、能证实自我的生活主张、生活态度,展现他们独特个性。这种对于个性的追求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精神需求,人们消费产品越来越多的考虑到精神层面,而不是仅仅满足物质方面的欲望。

(2)应注意的问题:

①网络广告创意的娱乐化

a. 数字互动时代网络广告是以受众为导向的,这就需要网络广告的制作必须考虑的受众对广告可观赏性的需要。

b. 广告创意的娱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数字互动时代广告传播商业性的内涵,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甚至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广告信息。

②网络广告要注重受众体验

数字互动时代消费需求逐步走向自我实现阶段,消费者深层次的体验需求日益凸显。广告主越来越关注目标受众心理需求,迫切希望受众能够带上体验的魔镜,从以体验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广告作品中充分地感知品牌能够带给的各种利益。

③网络广告必须提高受众卷入度

数字互动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只有把受众注意力吸弓}到产品以及品牌上才是真正的好广告。以受众为导向并不是单一的向受众输出内容,目前网络广告必须充分考虑与受众进行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受众对于产品和品牌的卷入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网络广告新的创意原则:从ROI 法则到SPT 法则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