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聊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思考题
1. 薪酬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明确员工所应得的薪酬,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过程。
(2)薪酬管理的意义
①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
这是薪酬管理最基本的作用,企业支付的薪酬,是员工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证。
②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实现对员工的激励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们的行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支点就是满足他们没有实现的需要。薪酬水平的高低也是员工绩效水平的一个反映,较高的薪酬表明员工具有较好的绩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
薪酬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对员工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而每个员工个人绩效的改善将使企业整体的绩效得到提升。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3)薪酬管理的原则有效的薪酬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指企业的薪酬管理政策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这是薪酬管理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②公平性原则
公平是薪酬管理系统的基础,员工只有在认为薪酬系统是公平的前提下,才可能产生认同感和满意度。公平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
a. 外部公平性。
b. 内部公平性。
c. 个体公平性。
③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是指薪酬的发放应当及时。
④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指企业支付薪酬时应当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所设计的薪酬水平应当与企业的财务水平相适应。
⑤动态性原则
由于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薪酬管理还应当坚持动态性的原则,要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动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企业薪酬的适应性。
2.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答案】可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划分为四大类:专业知识、业务知识、实施能力和思想素质。
(1)专业知识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掌握与人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各类职能活动有关的知识,具备设计和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制度、方案及政策的能力,专业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下作的基础,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重要标志。
(2)业务知识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了解本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熟悉本企业所开展的业务,从表面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与公司的业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制度、政策和活动涉及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如果对公司的业务一无所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就缺少针对性,出台的各种制度也会脱离公司的实际。
(3)实施能力主要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推行和实施各种人力资源制度及方案的能力,对于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制度和方案的制定只是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实施,离开了实施,再好的制度也不过是空谈,因此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必需的。
(4)思想素质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在组织中的性质比较特殊,它所做的决策大多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掌握的信息也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的秘密,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以公正的态度来进行工作,不能将个人因素牵扯进工作,工作中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能违背职业操守。
3. 应当怎样进行员工甄选?
【答案】(1)员工甄选工作一般来说要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
①评价应聘者的工作申请表和简历;
②进行选拔测试和面试;
③审核应聘者材料的真实性;
④进行体检;
⑤应聘者被录用后还要经过一个试用期的考察;
⑥做出正式录用的决策。
(2)在员工甄选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会有一些应聘者因不符合要求而被淘汰,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些落选者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与这些人的关系,可能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对今后的招聘工作不利。正确的处理方法应当是以面谈或书面的形式向落选者解释清楚原因。
4. 薪酬管理的基本决策有哪些?
【答案】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理战略,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为了确保薪酬体系达到日标,企业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些重要的决策,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决策: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构成、薪酬结构。
(1)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是指企业以什么为基础来确定薪酬。目前常见的薪酬体系有两种:
①职位薪酬体系
职位薪酬体系是指根据对每一职位价值的评价来确定其基本薪酬,是以“职位”为中心的薪酬体系。职位薪酬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对“职位”而不对“人”,主要考虑职位的价值大小,不考虑个人技能与业绩水平的影响。
②能力薪酬体系。
能力薪酬体系则是指根据对每一员工能力(或者技能、胜任特征)的评价来确定其基本薪酬,是以“人”为中心的薪酬体系。具体的形式可能因评价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评价的是员工技能,就称为技能薪酬体系; 如果评价的是员工胜任特征,就称为胜任特征薪酬体系。
(2)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指企业内部各职位、各部门以及企业整体平均薪酬的高低状况,它反映了企业所支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与薪酬成本。企业所定的薪酬水平越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有可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来企业下作,但是其成本相对来说也就会越高。
(3)薪酬构成
①薪酬构成是指在员工和企业总体的薪酬中,不同类型薪酬的组合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与间接薪酬都是经济性支出,但这三种薪酬的作用_又不完全相同。
②基本薪酬在吸引、保留人员方面效果比较显著,而在激励人员方面效果一般; 可变薪酬在吸引、激励人员方面效果比较显著,而在保留人员方面效果中等; 间接薪酬在保留人员方面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吸引、激励人员方面效果一般。企业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三种薪酬在员工总薪酬中所占的比例。
③根据这三者所占比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高弹性薪酬模式; 高稳定薪酬模式; 调和型薪酬模式。
(4)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指企业内部的薪酬等级数量、每一等级的变动范围及不同薪酬等级之间的关系等。薪酬结构反映了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之间薪酬的区别,对于员工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薪酬管理中,会根据员工的职位(或者能力)确定员工的薪酬等级,这一等级确定后,员工的薪酬也就基本确定了。薪酬结构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薪酬,以及今后员工薪酬变动的可能性与区间。
二、案例分析题
5. 惠普公司员上的职业生涯管理
[1].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有什么特点?
[2].对中国企业来说,惠普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