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李延年
【答案】李延年(?~约前90年之后),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西汉音乐家,汉武帝时代乐府领导人,父母兄弟都以音乐为职业。李延年早年因犯法受腐刑,当了太监,后因“性知音、善歌舞”而得到汉武帝的宠受,被封为协律都尉,主管乐府。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延年善于歌唱,史称“每为新声变曲,闻着莫不感动”,还擅长作曲,作有《郊祀歌》十九章,即为武帝祭祀天地而制作的歌曲乐章,并将西域乐曲《摩诃兜勒》改编成“新声二十八解”,成为最早明确记载运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西汉乐府形成重视民间音乐的传统并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李延年的才华和卓越领导是密不可分的。后来李延年命运多外,最终全家被处死,成为封建时代音乐家不幸命运的缩影。
2. 十二律
【答案】十二律是我国古代律制,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用三分损益法生成十二律,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各律之间音程关系并不均等,存在大半音和小半音的差别,因而所生出的最后一律仲吕不能循环复生黄钟,无法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余年探索平均律制的篇章。
3. 为调式
【答案】为调式是乐学术语。日本学者林谦三在《隋唐燕乐调研究》中创用。为调式相当于我国古代旋宫术语“左旋”。在“为调”中,如黄钟商应理解为黄钟律为商声,即无射均之商声或商调式。
4. 六代乐舞
【答案】六代乐舞又称“六乐”或“六舞”,是中国奴隶制时期歌颂帝王的代表性宫廷乐舞作品。包括黄帝时一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大咸》(也称《大章》)、虞舜时期的《韶》、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濩》以及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5. 之调式
【答案】之调式是乐学术语。日本学者林谦三在《隋唐燕乐调研究》中创用。之调式相当于我国古代旋宫术语“右旋”。在“之调”中,如黄钟商应理解为黄钟均之商声或商调式。
6. 正声音阶
【答案】正声音阶是中国古代音阶形式。其结构特点为:七声,半音位于四、五级和七、八级之间,也即五正声之外含变微与变宫二个变声。这种音阶形式的理论根据源于《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篇的生律次序,在传世的先秦文献中并无结构及各级阶名的直接记载。从洛庄汉墓编钟的测音看已有其存在,荀勖笛律中称之为“正声调”。20世纪20、30年代以来,又称为“古音阶”,后又名“雅乐音阶”,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正声音阶”。
7. 简要论述商代音乐的特点。
【答案】商代音乐特点为:
(1)相传商的始祖契因其母吞玄鸟卵而生,因而商族以鸟为图腾,并且有着崇尚鬼神的习俗,这使得商代音乐具有鲜明的巫文明特点。商人非常迷信,《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各种神秘的巫术活动十分盛行。商代专门从事占卜活动的女性为巫,男性为现。作为神权统治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不仅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而且在频繁的祭祀、巫术活动中,载歌载舞,可谓是当时职业的音乐舞蹈家,“巫乐”由此形成。根据卜辞中的记载,商代祭祀歌舞常常夜以继日地进行,表现内容往往既有降神、祈雨的神秘色彩,也不乏赏心悦目的爱情生活,因而商代的“巫乐”在酣歌狂舞、漫无节制的同时,也是华丽多姿、热闹非凡的。
(2)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商代最后一个帝王封命令乐师制作了华丽放荡的“淫乐”,通宵达旦狂欢,形式奢侈华丽、内容荒诞污秽。“巫乐”和“淫乐”一个是民间音乐,一个是宫廷音乐,两者共同构成了商代音乐的特殊面貌。
8. 乐府
【答案】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汉代乐府是主管俗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至汉哀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撤销乐府,汉代乐府共存在了105年的时间。汉代乐府重视民间音乐的态度,不仅促进了汉代民问音乐高度繁荣,而且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响。此后几朝的乐府在此方面大为逊色,晋代有太乐乐府,《隋书》太乐与乐府不分,至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
二、选择题
9. 以下论著为阮籍所著的是( )。
A. 《乐记》
B. 《乐论》
C. 《琴赋》
D. 《声无哀乐论》
【答案】B
【解析】阮籍音乐理论著作有《乐论》。主要观点是“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强调圣人作乐为的是“自然之道”,这便是“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澹,故五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具有老庄思想。
10.《广陵散》是( )。
A. 古琴曲
B. 古筝曲
C. 琵琶曲
D. 二胡曲
【答案】A
【解析】《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11.宋代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是( )。
A. 勾栏
B. 瓦舍
C. 神楼
D. 腰棚
【答案】A
【解析】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12.《大濩》是下列哪个时期的乐舞( )。
A. 舜
B. 夏
C. 商
D. 西周
【答案】C
【解析】《中国占代舞蹈史话》:“《大濩》是商代著名的乐舞,汤灭夏,自立为王,命伊尹作《大濩),是歌颂开国功勋的(《墨子·三辩》、《吕氏春秋·古乐篇》)。汤死后,汤的后代把《大濩》作为祭祀相先的乐舞。这在甲骨文中有记载,是汤的后代,占卜问是否用(濩)来祭祀(《殷虚书契前编集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