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安吉生态博物馆试析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安吉;乡村建设;中心馆;文化礼堂

  摘要


生态博物馆从产生到现在,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80 年代,生态博物
馆理论传入我国,其对于自然、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保护的理念被广泛探讨。
我国先后在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但是在实
践中,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居民参与度不够等问题不断涌现,制
约着生态博物馆的发展。
安吉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三代”生态博物馆的代表之一,本文在实地调查
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兴建过程、发展现状,总结
和分析安吉生态博物馆管理运营模式,探讨安吉生态博物馆在乡村建设中起到的
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其他生态博物馆发展情况,探讨我国生态博物馆建
设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生态博物馆产生的背景、总结了我国生态博物
馆的发展历程。阐述研究安吉生态博物馆的意义,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概述了安吉生态博物馆总体情况。从安吉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条件
等方面介绍了安吉县的概况。总结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背景及建设过程,分析博
物馆“大美之言”的主题内涵。并对安吉生态博物馆中心馆、专题馆和村落展示
馆的建设情况、展览内容进行概括。
第三部分讨论了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从安吉生态博物馆的组织管理
模式、运营模式,探讨了安吉生态博物馆在宏观协调、各分馆初期建设等方面的
优势,以及在专家、居民参与管理程度以及博物馆统筹管理、研究及后续发展等
方面的不足。同时分析安吉生态博物馆的陈列情况以及基础建设中的优点和不足,
并且概述了安吉生态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第四部分是从乡村建设的角度分析安吉生态博物馆建设。在安吉美丽乡村建
设中,生态博物馆对于乡村社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
利用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居民的认识程度、后续力量等方面存在问题。
第五部分是对生态博物馆发展的一些思考。通过对比我国“三代”生态博物
馆相同点以及不同点,探讨政府、社区居民的定位及其对于生态博物馆的意义及
影响,以及生态博物馆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民俗文化村、文化礼堂与
生态博物馆比较,提出了“中心馆+文化礼堂”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模式设想。此外,
本文从生态博物馆前期准备、社区居民教育、调动居民参与形式、博物馆之间的
联系等方面出发,对生态博物馆建设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