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学生居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将美术专业技能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新课标下的中学美术课堂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自主发挥和自由创造的空间,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学习环境,但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美术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顺应时代的发展,完善职责,增强职业修为,而且要改善课堂教学,不仅教与学生绘画与创作的本领,更能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发现和欣赏自然世界。
中小学美术是学生美育的开端,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美育更是开启学生美丽心灵的教育。但美育又是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受限以及美术教育教学技能操作方面的缺陷。由于美术学科未被列入考试学科,美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较小,校领导没有足够重视,占课、自习成为常态。实施素质教育之前,中学专业美术教师严重缺乏,大多数美术教师是半路出家,临时充当,美术科班出身教师较少。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美术课程开始在学校中正常开课,学校中也分配定额的美术科班新教师,美术教育中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是,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老年化严重,师资又存在不足,年轻美术教师通常担任或兼任其他考试科目,无法全身心的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甚至完全转教其他科目,教师资源利用率低。
中学美术重视度低,新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课程基本理念难以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师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加强自我完善,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放意识,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本文旨在研究中学美术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以探究更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探究实用有效的美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方式、课程管理,丰富课外教学活动为目标,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的美育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