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编辑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图片配置的卞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报纸编辑选择照片,一方面要考虑照片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合乎报纸采用,这与对文字稿件的选择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照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作品,在技术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适宜于报纸的制版印刷。
(1)照片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拍摄者摆布或假造出来的。
新闻照片尤其强调画面内容的真实性,这种真实包括画面中的形象是真实的、人物的表情和新闻细节是真实的、现场气氛是真实的。
(2)新闻照片报道的题材具有新闻价值。
编辑要分析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是否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具有趣味性的、与读者地理或心理上相接近的,这些新闻价值要素具备得越多,新闻照片就越有采用的价值。
(3)照片的画面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新闻照片不同于文字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以形象性的符号生动再现新闻场景。因此,编辑在选择照片时要考虑其画面是否抓住了报道对象最典型、最精彩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应该能够展示人物最有特点的面貌与性格,展示事件发展最高潮时期的场面和气氛。
(4)照片画面上的景物层次丰富、对比清晰、制作精良,有利于制版印刷。
黑白照片的黑白对比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以免影响制版效果彩色照片的主色调,最好能够与版面的主色调和风格相协调。
(5)照片反映的内容具有正面的社会效果,避免副作用。
有些新闻照片从画面上看很有视觉冲击力,但这种冲击力可能是来自于对社会阴暗面或者丑恶行为的夸张性的表现,甚至是对一些犯罪场面、淫秽行为的赤裸裸的展示,这样的照片如果发表出去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还有一些照片由于拍摄者考虑不周,选择角度或取景不当,画面上泄露了不应泄露的国家机密,这类照片也是不能采用的。
(6)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报纸的特点。
编辑选择照片与选择文字稿件一样要立足于本报的编辑方针,根据报纸的性质、立场、读者需求和风格特色来分析照片是否适合报纸采用,是否能够体现报纸应有的水平和一贯风格。
(7)如果是选择系列照片编辑专题新闻报道,或者编辑图片专栏或专版,还要综合考虑照片之间的相互配合,要避免一组照片中出现画面相重复的情况。而且要注意中景、远景和特写镜头画面的相互配合,使其组合后的整体效果大于每幅照片机械相加的总和。
2. 新闻编辑工作的当代性特点。
【答案】新闻编辑工作发展到当代,其性质和过程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在编辑环境、编辑取向以至编辑工具方面却显示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1)编辑环境复杂化
编辑环境是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当今时代,编辑环境充满了变数,出现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
①从国际上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流,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同时,国际产业结构加速重组,产业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当代科学技术广泛、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流通、组织结构、活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②从国内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另一方面,中国己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现阶段既是一个逐步走向辉煌的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和困难丛生的时期。人们面临着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
③与社会环境一样,人类的生态环境也今非昔比。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粮食短缺,能源枯竭,资源医乏,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环保报道热”已见端倪。
当代编辑环境互动和变化的广度、力度和速度都在加大、加快,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催生出无数新闻事实,给新闻媒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闻源,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编辑人员判断和把握新闻的难度。新闻编辑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编辑取向优质化
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越来越成为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当今时代,大众传播业空前繁荣。发达国家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尤其是网络媒体向国内外同时扩展和渗透。在中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数量都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十几倍。面向市场以后,千方百计争取受众和广告主,以求生存和发展,造成绝大部分地区被多级、多种、多时段新闻媒体重合覆盖。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不断被新兴媒体所瓜分,竞争空前激烈,在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现实,新闻报道粗制滥造无异于自杀。惟有实施精品战略,优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提高新闻的有效供给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新闻媒体纷纷确立质量兴报、质量兴台的方针,尤其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进入21世纪,这种呼唤和追求的势头有增无减。可以预见,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报道优质化的取向将愈益明显,对新闻编辑工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3)编辑工具电子化
20世纪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改变了新闻出版业的面貌,当代新闻编辑的工具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了电脑操作的新阶段。随着电子出版系统的问世和不断改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系统陆续从单纯的激光照排向采编全过程的计算机化迈进。在中国,新闻界“网上客”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继“换笔热”之后,又掀起了“上网热”,即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信息。互联网己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编辑工具电子化为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给岗位职责、操作方式以至工作语言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对编辑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3. 在新闻业务中,编辑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新闻编辑部门在媒介产品的生产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在很多环节起着中介的作用,卞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辑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在媒体内部各部门之间起到中介和调度的作用
新闻产品的生产是由诸多工种和工序集合进行的,这一系统的有序运转离不开新闻编辑的指挥调度。特别是在从事重大的新闻报道的时候,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人员、印刷工人等协同作战,各环节畅通无阻,各工种默契配合,编辑指挥各个生产环节,使新闻传播工作顺利进行。
(2)编辑是新闻记者和受众之问的中介,起着“把关人”的作用
所有的新闻稿件都要经过编辑的把关过程才能与受众见面。在这过程中,新闻编辑按照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宣传标准,对稿件进行筛选,必要时进行一定的拆分组合,成为新闻记者与受众之间的中介。
(3)编辑部门还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比如,报纸编辑是报纸的设计者和生产者,而他所生产的报纸必须通过报纸销售系统才能传递到读者手中,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反过来,报纸销售系统的运转关键又取决于报纸的质量,只有那些办得好的报纸才能赢得较大的读者群,从而也赢得较多的广告份额。在这两大系统的互动中,报纸编辑部门是实现信息和能量转换的枢纽,编辑要以销售系统的信息为决策依据之一,将信息转化为报纸改进的能量,进而提高办报水平,促进报纸的销售。
4. 新闻标题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1)新闻标题的种类
①根据标题与稿件的关系
a. 单篇新闻的标题。一篇新闻稿中,可能出现的标题共有五种:主题、引题、副题、提要题和分题。这些标题中,只有主题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引题、副题、提要题和分题都不能脱离主题独立存在。
b. 多篇新闻共有的标题,即“大标题”。
c. 介于新闻与标题之间的新品种:标题新闻。以标题形式对新闻事实的简要报道,介于标题与简讯之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