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住院医师题库>麻醉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局部麻醉药的局麻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述哪一项()

A . 生物碱本身的作用
B . 有机酸的作用
C . 自由基的作用
D . 环氧化物的作用
E . 在组织内慢性水解作用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叫() 节点电流定律。 安培环路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 回路电压定律。 以上都是。 7岁男孩,身高1.80m,消瘦,睾丸小。染色体核型为48,XXXY() 肝豆状核变性。 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21-三体综合征。 男性20岁。发作性抽搐10年,持续抽搐伴神志不清4小时入院。抽时神志不清,双眼上吊,口吐白沫,咬破舌头,四肢强直、阵挛,小便失禁,持续5~10分钟后自行缓解,每年发作十几次。4小时前劳累后频繁抽搐,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8℃,呼吸25次/分,脉搏102次/分,血压100/60mmHg。中度昏迷,两瞳孔正大等圆,较小约1.5mm,光反射迟钝,四肢疼痛刺激可动,双下肢巴氏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本患者瞳孔缩小的原因可能与下述哪项无关() A.曾应用阿托品。 曾应用安定等镇静药。 曾应用苯妥英钠。 曾应用卡马西平。 曾应用丙戊酸钠。 曾应用20%甘露醇。 曾应用抗生素。 患儿,男性,10岁,2周前曾因体虚、易感冒而注射丙种球蛋白1支,3天前出现发热、乏力、食欲缺乏,查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质软,ALT800U/L,抗-HAV-IgM(+),抗-HAV-IgG(+).对于该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排除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 可考虑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 正处于急性肝炎的恢复期。 因注射丙种球蛋白而感染。 既往曾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男性20岁。发作性抽搐10年,持续抽搐伴神志不清4小时入院。抽时神志不清,双眼上吊,口吐白沫,咬破舌头,四肢强直、阵挛,小便失禁,持续5~10分钟后自行缓解,每年发作十几次。4小时前劳累后频繁抽搐,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8℃,呼吸25次/分,脉搏102次/分,血压100/60mmHg。中度昏迷,两瞳孔正大等圆,较小约1.5mm,光反射迟钝,四肢疼痛刺激可动,双下肢巴氏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患者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控制后何种抗癫痫药物可作为首选() A.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苯巴比妥。 扑痫酮。 乙琥胺。 氯硝西泮。 托吡酯。 拉莫三嗪。 加巴喷丁。 局部麻醉药的局麻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述哪一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