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810艺术理论之古代汉语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

【答案】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2.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答案】(1)疾,痛恨。

(2)翻译: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避而不谈,而一定要为它做些别的说辞。

3.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案】奚:为什么。

4.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答案】(1)鄙:边邑,用如动词。

(2)陪:增加(土地)。

5.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 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 .

【答案】将:还是,选择连词。

6.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案《七哀诗》)

【答案】遘:通“构”,构造,造成。

7.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

【答案】而:假设连词,等于说“如果”。

8.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

【答案】经:界,界线。

9.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怀:思念。

10.腹犹果然。 ..

【答案】饱的样子。

二、名词解释

11.读若

【答案】读若是古书注解中用于注音的术语,与“读如”相同。如《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有时候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12.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纥、月曷末鎋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己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13.章句

【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三、分析题

14.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l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

(2)君子远庖厨也。

(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答案】(1)君:名词用作动词。行君道。

(2)远:使……远。

(3)“鼻大可小”的“小”和“小不可大也”的“大”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变小”、“使……变大”。

(4)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

(5)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15.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法。

(1)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2)大宛闻漠之饶才,欲通不得,见蹇,喜,问欲何之。

(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1)两个分句都是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会将宾语提前至谓语前,并紧跟宾语会有“之”或“是”来复指宾语。

(2)“何之”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需置于谓语之前。

(3)“岁不我与”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需要前置于谓语之前。

(4)“若属皆且为所虏”为省略句,完整的句子应为“若属皆且为(之)所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