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均匀形核

【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2. 上坡扩散

【答案】上坡扩散是指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的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

二、简答题

3. Pb-Sn-Bi 三元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1)试写出图中五条单变量线及P 点、E 点反应的反应式。

(2)分析图中合金2的平衡结晶过程,指出它的开始凝固温度。

【答案】(1)图中五条单变量线的反应式分别为:

P 点反应:

E 点分反应:

合金2的开始凝固温度从图中可(2)图中合金2的平衡结晶过程:

以得到为150°C 。

4. 什么是织构(或择优取向)?形成加工织构(或形变织构)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金属在冷加工以后,各晶粒的位向间就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一种位向分布就称为择优取向,即织构。形成加工织构的根本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每个晶粒都沿一定的滑移面滑移,并按一定的规律转动,使滑移方向趋向于主应变方向或使滑移面趋向于压缩面。因此当形变量足够大时,大量晶粒的滑移方向或滑移面都将与拉伸方向或压缩面平行,从而形成形变织构。

5. 简明解释为什么晶格中两个电子可以由吸引作用而形成库柏对。

【答案】电子间通过交换格波声子而产生间接的相互作用,例如波矢为的电子发射一个波矢为?

的声子被散射

到波矢为

子进入波矢为

由kl 散射

到的状态,

第二个电子本来的波矢为吸收了第一个电子发射的声的状态。另一过程是第一个电子吸收一个由第二个电子发射的波矢为的声子而第二个电子则从散射

到按照量子理论,如果能量

,则相互作用能为负,即电子间具有净的吸引作用而是声子角频率)

形成库柏对。显然,只有在费密面附近的是德拜角频率)范围内的电子才能

满足上述条件。

6. 假如从试验得到如图所示的高聚物形变-温度曲线,请问它们各主要适合做什么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为什么?

【答案】(a )适合做塑料,由于其室温为玻璃态,玻璃化温度Tg 远高于室温;(b )适合做橡胶,由于室温为高弹态,而且高弹区很宽。

7. 在简单立方晶体的(100)面上有一个b=a[001]的螺位错。如果它(a )被(001)面上b=a[010]的刃位错交割;(b )被(001)面上b=a[001]的螺位错交割。试问在这两种情形下每个位错上会形成割阶还是弯折?

【答案】交割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8. 分别论述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

【答案】(1)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纯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塑性,但很难满足工程技术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金属材料常以合金的形式适用。常用金属材料有:钢、铸铁、错、铜等。

金属材料的优点:①较好的机械性能,易加工成型。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在强度、塑性、硬度、軔性即疲劳强度等综合性能较好,常用于各种机械零件;②导电性强,导热性好。金属一般都是电、热的良导体,所以工业上常用铜、铝及其合金作为导电材料;一些散热器和热交换器的零件也常用铜铝等制造;③金属储量大,品种多,有多种特异性质,如良好的延展性、磁性、高熔点、高密度等。

金属材料的缺点:①化学稳定性差,易腐蚀;②生产过程能耗大,成本高;③比重大,不易运输。

(2)陶瓷是由粉末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成的制品,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陶瓷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各个相组成、结构、数量、几何形状及分布状况都能影响陶瓷的性能。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两者的混合键。

陶瓷的优缺点:陶瓷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功能陶瓷由于具有压电、铁电、声光、电磁、生物化学的功能而得到广泛应有,结构陶瓷则由于具有很高的熔点和强度,而且化学稳定性好,因而被用于结构材料,特别是高温结构材料。然而,陶瓷的塑性变形能力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同时加工性能差,不易加工。

(3)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高分子材料的优点:①质轻,密度低。如大多塑料密度在之间,平均为

约为钢的1/5; ②力学性能好。常温下大部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韧性良好,其中有许多强度较高,有些变形能力很强,使其在工程的某些部位可取代脆性很强的材料;③导热系数小。如泡沫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