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
【答案】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
2. 偏析
【答案】偏析是指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二、简答题
3. 某刊物发表的论文中有这样的论述:“正方点阵【答案】
方(四方)点阵中,
(410)晶面和(411)晶面的衍射峰
突出,因此晶体生长沿<410>和<411>晶向生长较快”。指出其错误所在。
的关系,只有立方点阵中才成立,不能推广到其他点阵。在题目所给的正
只是特例,
不垂直于(411)才是一般情况。即使对于立
方晶系来说. (410)晶面和(411)晶面的衍射峰突出,只能说明多晶体中发生(410)晶面和(411)晶面的择优取向。按Wullf 定理,这与晶体生长沿<410>和<411>晶向生长较快并无因果关系。
4. 试说明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时,晶粒越小强度越高、塑性越好的原因。 【答案】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时,晶粒越小强度越高,塑性越好的原因是:
(1)由于晶粒细小,各晶粒中可供塞积位错的滑移面较短,塞积位错的数量n 也少,由位错塞积引起的应力集中小而分散,迫使相邻晶粒位错源开动就较为困难,故屈服强度较高。
(2)晶粒细小而数目很多,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处于滑移有利方位的晶粒数量也会增多,使众多的晶粒参加滑移,滑移量分散在各个晶粒中,应力集中小,这样在金属变形时引起开裂的机会小,直至断裂之前,能获得较大的塑性变形量。
5. 试从结合键的角度,分析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金属材料:主要以金属键为主,大多数金属强度和硬度较高,塑性较好。陶瓷材料:以共价键和离子键为主,硬、脆,不易变形,熔点高。高分子材料:分子内部以共价键为主,分子间为分子键和氢键为主。复合材料:是以上三中基本材料的人工复合物,结合键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很大。
6. 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行位错反应?为什么? 【答案】能够发生反应。 几何条件:能量条件:
的单位位错及的不全位错,此二位错相遇能否进
几何条件和能量条件均满足。
7. 纯金属中溶入另一组元后(假设不会产生新相)会带来哪些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引起性能上的变化?
【答案】(1)微观结构上的变化: ①引起点阵畸变,点阵常数会改变; ②会产生局部偏聚或有序,甚至出现超结构。 (2)性能上的变化:
①因固溶强化使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②电阻一般増大。
8. 什么是二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二次再结晶后织构会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二次再结晶是指在再结晶完成的基础上,少数晶粒的异常长大现象。此时晶粒尺寸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发生条件:一般晶粒生长受阻,如粒子钉扎、织构钉扎或厚度效应。当钉扎作用不均匀消失时,个别晶粒先摆脱钉扎而充分生长。
于弥散相抑制晶粒长大,一般不会产生二次织构;对于织构抑制晶粒长大,有时会产生二次织构,有时不会产生二次织构;对于厚度抑制晶粒正常长大,会产生二次织构。
三、计算题
9. 有铀和硼两种材料,若已知铀的密度为子量为10.81,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原子量为235.03, 硼的密度为
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材料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原
【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和原子数公式可知铀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
同理,硼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
10.假定均匀形核时形成边长为a 的立方体形晶核,单位体积吉布斯自由能为面能为
。
,单位面积界
(1)求临界晶核边长。
(2)求临界晶核形成功。
(3)求临界晶核形成功与界面能的关系。 【答案】(1)形核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令
得临界晶核边长
(2)临界晶核形成功
(3)由上式可见,
故
11.某A-B-C 三组元在液态完全互溶,固态完全不互溶,且具有共晶反应,其三元相图的全投影图如图1所示。图中O 点成分的合金自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
图1
(1)分析0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2)写出室温时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
(3)计算室温时各相组成物的质量百分数和各组织组成物的质量百分数。 【答案】(1)平衡结晶过程:如图1所示,连接A 、0两点并延长,交
线于d 点,交BC 线于
的
a 点;连接E 、d 两点并延长,交AB 线于f 点。当温度降至稍低于合金成分线与液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