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 标准差为8分,小明得92分,则小明的标准分数是( )
A.1.12
B.1.37
C.2.13
D.6.52
【答案】C
【解析】根据标准分数的公式,求得结果为2.125。
2. 汉代察举制实施时,在郡国推荐的是( )
A. 进士
B. 秀才
C. 孝廉
D. 举人
【答案】C
3. 拿破仑执政时期所建立的帝国大学实质上是( )。
A. 帝国的最高教育领导机构
B. 由帝国建立的大学
C. 帝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
D. 由帝国统辖的大学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拿破仑时期的教育领导体制,尤其是帝国大学的实质的掌握程度。1808年,拿破仑为了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
,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划分成29个大学区。大学区机构。大学首脑称“大学总监”
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的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仟免。拿破仑通过建立帝国大学,确立了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什么原则? ( )
A. 因材施教
B. 知行合一
C. 贵于改过
D. 随人分限所及
5. 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教育
D. 教会教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性质。西欧中世纪中的世俗教育有四种,宫廷教育,骑士教育,行会学校和中世纪大学。其中,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属于封建主贵族的教育。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世俗教育形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贵族家庭的子弟在七八岁之后(8-14岁)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一级的贵族家庭中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并跟随领主学习“骑士七技”——注意和“五项竞技”做比较,(14-21岁)做的是启从,就是骑士的伙伴,投入军事训练,(21岁以后)通过举行一定的教会仪式,被授予骑士身份。
6. 唐朝时期,从哪个国家引进了佛学? ( )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波斯
【答案】B
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佩尔提提出的为接受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受教儿创设的教育机构是( )。
A. 儿童之家
B. 青年之家
C. 国民教育之家
D. 劳作教育之家
【答案】D
【解析】《雷佩尔提方案》是由受到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雷佩尔提主张颁布的,他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
8. 学制规定犷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
A. 主导与辅助关系
B. 领导与从属关系
C. 合作与竟争关系
D. 衔接与分工关系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这题很活,需要仔细分析,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大纲解析上面的概念。关键词是学制内容中的主语,即一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学校直接肯定是衔接关系,各类学校直接应该是分工关系。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来。
9. 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解决普及教育的师资问题
B.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C. 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
D. 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其创立的“小先生制”的熟悉程
,即“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利用上学度。陶行知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
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人,把这些识字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者小学生称为小先生。所以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医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0.《学记》中的“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指的是( )
A. 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B. 主要学习内容和次要学习内容的关系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答案】A
11.科举制度是由( )设立的。
A. 隋文帝
B. 隋场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答案】B
12.小明亲眼日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
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
A. 亲历学习
B. 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