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3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7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38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51
一、单选题
1. 20实际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 )
A.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 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 发展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案】A
2. 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
A. 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 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答案】A
3. 指出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世人应当学习研究的是( )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魏源
D. 冯桂芬
【答案】A
4. 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 和选项Y 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 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 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公共性原则
D. 伦理原则
【答案】A
【解析】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伦理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排除因研究者自身价值观、
好恶、愿望等各种主观因素所致偏差的影响,力求了解事实真相。创新性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无论是研究课题,还是研究的视角、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应当是新颖的,前人未曾谈讨和未曾获得的新发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研究应当从客观现实及其实际需要出发,在客观现象的复杂联系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以此作为相关领域实践活动的指南,并在时间活动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完善已有的认识。伦理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尊重研究对象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必须承担保护研究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必须保证研究结果被合法,正当的加以利用。题中所述的做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
5. 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A. 专任制
B. 导生制
C. 导师制
D. 辅导制
【答案】C
6. 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
A. 帖经和诗赋
B. 墨义和策论
C. 策论和诗赋
D. 经义和帖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科举考试考试方法的变更情况掌握的程度。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但是后来在北宋三次兴学中,第一次庆历兴学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罢帖经和墨义。所以,我们可以排除ABD 。还有在清末新政的时候,废八股,改试策论。也可以知道策论是肯定有的,诗赋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7. 诸子百家中,被称之为“显学”的是( )。
A. 墨家
B. 道家
C. 农家
D. 法家
【答案】A
8. 被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
A. 量力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答案】B
【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并宣布运用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 而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是人的知识的惟一真实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惟一真实基础,因而他将直观性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
9.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
A. 梁武帝
B. 孝文帝
C. 隋文帝
D. 隋场帝
【答案】C
10.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
A. 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 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 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周时期贵族家庭儿童教育的特点的了解程度。《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男辈革,女辈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可见,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如取食物用右手等,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方位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1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