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9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18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26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35
一、名词解释
1. 博山炉
【答案】博山炉是汉代铜器中一个最具特色的品种。汉代“博山炉”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盖上部雕镂成山岳的样式,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中常饰以飞禽走兽,穿插在云气之间,其下承之以人形及盘。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云雾缭绕。炉座成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2. 马踏飞燕
【答案】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作。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设计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单背上,具有强烈的运动。作者巧妙地让燕华双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集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典范。
3. 《挥扇仕女图》
【答案】《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唐代人物画家周昉的代表作。全卷所画人物共计13人,分段情节为独坐、抚琴、对镜、刺绣、侍桐等几组。作品中的器物、环境(如纵扇、素琴、铜镜、梧桐等)将情节穿连起来,并能烘托出槟妃在秋风中寂寞无聊的忧郁之情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4. 顾绣
【答案】顾绣是明代名噪一时的刺绣类型,实际上是临摹字画的画绣,精巧生动,但又结合刺绣特点,富于装饰效果。明嘉靖时,进士顾名世一家几代都善于刺绣,因称为顾绣。顾绣脱离生活实际,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欣赏性工艺。
5. 青铜礼器
【答案】西周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
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斝、簋等容器。
6. 循石造型
【答案】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形象刻画的恰到好处,大部分的石刻作品仅仅是利用原有石块形态稍作雕琢,既提神造像,又保持了自然情趣,使得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得以加强。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代表作品有霍去病墓石雕。
7. 掐丝珐琅
【答案】掐丝珐琅即景泰蓝的学名,它是明代著名的一种金属工艺品,尤以景泰年间制作最精。景泰蓝的制作大体有七道工序:(1)制胎,(2)掐丝,(3)烧焊,(4)点蓝,(5)烧蓝,(6)磨光,(7)镀金。其艺术特点可概括为:良好的造型、优美的装饰花纹、华丽的色彩和辉煌的光泽,是我国传统工艺中集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特种工艺品。
8. 南吉北磁
【答案】南吉北磁是指宋代形成的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以烧制黑瓷著称,独创了以剪纸及木叶贴花为装饰的手法。磁州窑以烧制白釉黑花瓷为主,装饰技法以画花、雕釉最为流行,器物黑白对比鲜明,富有强烈、明快的装饰效果。
二、简答题
9.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审美趣味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答案】“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萌芽于唐,兴盛十宋元,发展于明清。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1)审美情趣
文人画的审美情趣的根本特点在于“不求形似”,“以形写神”,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他们标榜“士气”、“逸品”,崇尚品格,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2)典型例子
王维,是典型的文人画代表,他既是著名诗人,同时又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他的艺术比之常人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他以山水寄恨,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慈抑郁,均借画笔曲折地反映出来。
10.简述《历代名画记》的具体内容。
【答案】(1)《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①对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②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③画家传记及作品。
(2)《历代名画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3)书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进一步阐发了谢赫的“六法”,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代“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4)全书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11.谈谈海派的艺术特色。
【答案】海派即上海画派,指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以赵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12.简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答案】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艺术理论家,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出了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
(1)含义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
(2)内容
①山水画自唐代以来就分为南宗和北宗。
②南宗高于北宗。
③绘画艺术发展史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形式的因素(皴法、线纹、水墨渲染、着色等)的继承与演变。
(3)优缺点
①北宗画
a. 优点
北宗画刚猛有魄力,使人振奋。
b. 缺点
第一,不含蓄,外露而缺乏内蕴。
第二,刚硬的线条缺乏弹性,不易变化,难以写出其韵致。
第三,缺乏远的感觉,乏苍莽之气。
②南宗画
a. 优点
南宗画的优点是重天趣,柔润而有韵致,笔墨多变化而含蓄,内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