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805经济学之货币金融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预期回报率(expected return)
【答案】预期回报率,又称“期望收益率”,是指在生产或投资活动中,一种未来可能获得的平均收益率。它是行为人在生产或投资活动中的某种选择在未来给其带来所有可能的收益率的数学期望值。
2.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答案】总需求是“总供给”的对称,是指一个国家的各个市场主体依据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计划支出总量。总需求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即消费总支出、投资总支出、政府总支出和净出口总额。因此,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总需求可以通过物量标准和价值量标准来衡量。物量反映为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总需求,价值量反映为货币经济领域中的总需求。价值量反映的总 需求大于物量反映的总需求的部分,称为“虚拟经济成分”或“泡沫经济成分”。总需求概念的提出,目的是为 政府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服务。
3. 可贷资金论(The Loanable FundsTheory of Interest)
【答案】可贷资金论是指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提出的一种利率理论。该理论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作用的观点。
它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其中投资和货币需求均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其中储蓄和货币供给均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为: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上,均衡条件如图。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则货币供需力量的变化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宄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
图 可贷资金理论
4. 风险(risk )
【答案】风险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预期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这种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是指出现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正面效应就是收益,负面效应就是损失。
金融市场的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各种可能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和幅度。从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可能值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期望值,因此风险绝不是亏损的同义词,风险中既包含对市场主体不利的一面,也包含着有利的一面。金融风险的种类很多,按其来源可分为货币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营运风险;按会计标准可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按能否分散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论”?
【答案】(1)双重目标论的定义
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论”是指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 要将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一般来说,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根据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不同, 可以分为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多重目标论。
(2)双重目标论的内容
双重目标论认为, 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 而应当是同时兼顾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这双重目标。经济增长是币值稳定的物质基础, 而币值稳定又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二者相互制约和互相影响, 只偏重某一目标的结果不仅不可能在长期经济运行中实现该目标,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也是不利的。
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 也属于双重目标论。
6. 结合中国的内外均衡状况,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②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③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
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2)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③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④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増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7. 试比较分析衡量通货膨胀的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NP 平减指数的优缺点。
【答案】(1)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是分析通货膨胀的必要环节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依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价格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NP 平减指数3种,用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①消费物价指数(CPI )。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物价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②批发物价指数(WPI )。这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它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原材料,非零售制成品的价格信息。缺点是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在最终销售环节上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