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货币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已上市的股票或债券在场外交易的市场,称为( )。
A. 第一市场
B. 第二市场
C. 第三市场
D. 第四市场
【答案】C
【解析】“第三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场外交易市场,只不过所交易的资产同时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而“第四市场”则是指完全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的无形市场。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金融市场的功能?( )
A. 价格发现
B. 提高流动性
C. 资源配置
D. 降低系统风险
【答案】D
【解析】金融市场能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但金融市场可以发挥转移风险的功能是指: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对于某个局部来说,风险由于分散、转移到别处而在此处消失,而不是指从总体上看消除了风险,故金融市场不能降低系统风险。
3. 以下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
A. 债券市场
B. 资本市场
C. 票据市场
D. 股票市场
【答案】C
【解析】ABD 三项属于长期资金市场。
4.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 )。
A. 强制储蓄效应
B. 资产替代效应
C. 收入分配效应
D.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E. 经济集团利益调整效应
【答案】ACDE
【解析】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益有:①强制储蓄效应指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 按原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 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强制储蓄的部分;②收入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极不相同, 因此, 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 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下降, 有些人的收入水平却反而会提高;③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在通货膨胀环境下, 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④经济集团利益调整效应:由于不同种类的商品服务的销售价格和成本并非按同一比例变动, 从而不同商品生产商或服务提供商所获取的利润的増减速度也不一致, 于是不同经济集团实际利益变动;⑤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5. 中央银行要实现“松”的货币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降低再贴现率
C.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
D. 提高证券保证金比率
【答案】BC
【解析】贴现率下降, 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 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当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债券时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因此BC 两项是宽松的货币政策;AD 两项均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采取的措施。
6. 影响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主要因素是( )。
A. 货币当局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力
B. 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效率
C. 经济社会和金融因素
D. 货币当局对政策的调整力度
【答案】C
【解析】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 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是货币供给量还是利率, 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比如企业是扩大还是缩减投资, 要决策, 要制定计划, 然后付诸实施。每个阶段都需要时间。
7. 以下哪个组织不属于国际性金融机构?(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MF )
B. 世界贸易组织(WTO )
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 )
D. 国际清算银行(BIS )
【答案】B
【解析】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也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以及非洲开发银行等。
8 以下政策缺陷中, 不属于克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或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的缺陷的是 .( )。
A. 政策完全取决于物价与工资是否存在刚性
B. 政策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是否能通力合作
C. 强制性政策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D. 政策若没有相应的紧缩需求措施作搭配, 则只是把通货膨胀从显性转成隐性
【答案】A
【解析】收人政策也存在着缺陷:①如果是指保守性的指导性政策或税收政策, 则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能否通力合作;②强制性的收入政策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③如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 公开的通货膨胀变为隐蔽型的。
9. 下列关于金融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融创新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B. 广义上的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方方面面的变革和改进
C. 金融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D. 金融创新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组合
E. 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金融创新
【答案】ABCE
【解析】金融创新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之间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讲,就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出于对微观和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对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开发活动和创造性变革。
10.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是由于( )引起。
A. 货币价值变动
B. 经济结构落后
C. 国民收入变动
D. 经济循环周期
【答案】B
【解析】造成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有: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以及预期性不平衡。其中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结构落后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中表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