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906政治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党的作用。

【答案】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它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政党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政党不仅聚集着本阶级的政治精英和中坚分子,而且还以其特定的党纲、理论、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创造着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并在这个氛围中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强化党员为本阶级奋斗的政治意识和精神,培养党员的实际政治能力。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在当代,政党还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政党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特定形式的政治活动,以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

2. 政治权力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与一般权力相比,政治权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

首先政治权力的行使具有公共性,对社会产生普遍的影响。其次,无论政治权力本质上服务于哪个阶级、集团甚至个人,表面上都是以公共目标为指向,那种纯粹是为了满足统治者一己私欲的政治权力在历史上是少之又少的,而且没有一个是持久的。

(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

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也就是说,政治权力是唯一可以合法地使用暴力的权力。政治权力独占了暴力,这使它相刘于其他一切权力具有绝对优势,可以利用强制手段去达到目标。由于刘暴力的合法垄断,政治权力自然成为实现利益的最强大也最有效的手段,从而成为社会力量争夺的首要目标。

(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①广泛性是指政治权力无孔不入,能够将广大的人口充分组织动员起来;

②深入性是指政治权力无微不至,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参与者为之献身的精神;

③弥散性是指政治权力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让人服从于它而浑然不觉;

④强制性是指政治权力可以通过强制命令来迫使人们服从。

政治权力拥有其他权力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3. 简述国家形式的内容。

【答案】从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上考察,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前者是指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数个机关分工行使; 后者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一个人组成,还是由一个集体组成,也就是由一个人还是由一个集体形式的机构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

(2)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一般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3)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一些具体制度和具体形式,如选举制度、执政党与政权的关系、决策程序、政府机构的实质和规模、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体制和具体控制手段、国家机关工职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方式等等,它们只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具体方面。

4.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渠道有哪些?

【答案】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渠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投票

投票作为政治参与的方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选举政治官员,二是进行全民公决以决定重大国事。中国自1980年以来开始在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直接的差额选举,这标志着直接的民主政治正式启动。

(2)选举

选举是由一系列政治活动组成的,诸如组织协调、宣传动员,投票只是选举活动的最后阶段。选举是诸多政治参与方式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政治活动,一方面,其作用与投票相同,即评判政府和政治官员; 另一方面,选举过程训练了政治积极分子的政治才能,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3)主动接触

公民个人因为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主动与政治官员接触,陈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这种参与被称为公民的主动接触。因为公民单独行动,决定参与的目标和内容,因而是一种主动精神的参与。在我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一种重要的主动接触参与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来信来访”

的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这表明我国普通公民的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4)政治结社

在政治参与意义上,结社活动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政党和政治社团,二是以团体或组织的方式去解决社会或政治问题。只要公民加入了政党,不管他是否参加了团体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他都已参与了政治。参加政党和政治社团,也是我国的一种主要参与方式。我国的政治性社团主要有共青团、妇联和工会,其成员更是不可胜数。

二、论述题

5. 论述国家的涵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揭示,是从考察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国家的产生开始的。这就是说,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国家这种政治权力组织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是这种经济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劳动过程支配关系和生产结果的分配关系。

根据对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了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国家不像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那样是全体居民的权力,而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基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是“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阶级关系产生后,取代了天然血缘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并促使社会成员为了谋求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社会流动,不同氏族和部落的成员混然杂居,为了便于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统治,使得他们在其居住的地方实现其公共权利和义务。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的特殊之处在于:

①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

②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为主要凭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以及对付外敌;

③国家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

在上述三方面差别中,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是最根本的,国家与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在划分居民和暴力组织方面的差别,不过是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自然延伸和特定表现。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本质的论述,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6. 当代中国政治民主深入发展的途径。

【答案】(1)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