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SN 分布的平均数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SN 分布表示信号+噪音的分布,而N 分布表示的是噪音的分布。由于SN 分布是在原有的噪音刺激上再加上信号刺激,因此,SN 分布的平均数是大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即SN 分布永远在N 分布的右边。

2.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

A. 顿悟学习实验

B. 位置学习实验

C. 系列学习实验

D. 对偶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用位置学习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顿悟学习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苛勒研究黑猩猩学习的实验。系列学习实验和对偶学习实验是艾宾浩斯用来研究记忆的实验。

3. 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 )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

A.Stroop 效应

B. 练习效应

C. 霍桑效应

D. 序列效应

【答案】C

【解析】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中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主试的操作,而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被试很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方式进行反应。这就是要求特征。要求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4. 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

A 联想技术

B. 随机化技术

C. 抵消技术

D. 平衡技术

【答案】B

【解析】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必须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以保证两组被试在实验开始时各方面都相等。被试间设计采用两类分组技术来解决等组问题:匹配和随机化。抵消平衡法旨在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常见的抵消平衡法有ABBA 法和拉丁方设计法。实验设计中没有联想技术。

5. 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 B , C 三种反应。其中A 反应时也称( )。

A. 基线时间

B. 准备时间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

【答案】A

6. ( )是不准确的知觉。

A. 幻觉

B. 感觉

C. 错觉

D. 妄想

【答案】C

7. 东克尔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1945)说明( )。

A.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难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B. 因为天花板效应,数据很难被解释

C. 男性与女性在大多数问题解决测验中的表现相同

D.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容易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答案】A

8. 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 二因素设计

B. 三因素设计

C. 四因素设计

D. 三水平设计

【答案】B

【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

9. 斯腾伯格(S.Sternberg )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加法反应时法

B. 减法反应时法

C. 简单反应时法

D. 选择反应时法

【答案】A

【解析】加法反应时法由斯腾伯格在减法反应时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加法反应时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如果这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斯腾伯格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来探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结果发现个体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是自始至终的系列扫描方式。

10.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11.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 )。

A 词汇确定

B. 词的确认

C. 词的回忆

D. 词干或词段补笔

【答案】C

【解析】启动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方法是间接测验的方法,包括词汇确定、词的确认和词干补笔。词的回忆属于直接测验,是回忆法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