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726人文地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民间文化
【答案】民间文化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从社会分层上看,它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它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它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和程式化、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
2. 亨丁顿
【答案】美国地理学者亨丁顿在其《气候与文明》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而热带气候单调,居民生活将永远陷于相对贫困。
3. 索尔(苏尔)
【答案】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主要研究沙漠地区、热带地区的景观,以及印第安人的人文地理和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农业地理。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来研究地理特征,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著有《景观的形态》。
4. 绝对成本学说
【答案】绝对成本学说是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5. 聚落
【答案】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在一起的文化地理现象。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6. 农村聚落体系
【答案】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农村聚落数量众多,规格不一,分布地域不同,职能和特点各异,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因素可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影响地区越广,数量则越少,不同等级的村镇问往往存在着紧密联系,从而在空间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村镇体系。分析研究村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空间布局,对村镇规划有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7. 人地关系图式
【答案】人地关系图式是斯宾塞和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该图式包括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义都受到另两个要素的影响,因此,该图式反应出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这四个要素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
8. 人地相关论
【答案】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9. 麦金德
【答案】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提出陆心说,首次以全球战略观念分析世界政治力量。对英国大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不列颠与不列颠的海洋》和《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等
10.第三产业
【答案】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它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
1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答案】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汤因比在对多种文明的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挑战和应战”。他以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如果没有当时对环境的应战也就不会有埃及古国的文明。
12.种植园农业
【答案】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二、简答题
13.分析说明环境感觉、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关系。
【答案】(1)环境知觉和环境感觉都是对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 ①环境感觉只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
②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2)环境感觉是环境知觉的基础
环境知觉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同的人对地理环境的知觉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与人们对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主要同个人的认识属性、获取信息的环境性质以及个人在环境获得信息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3)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后大脑的认识
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再现的一种形态,当人们对以前识记的地理环境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仍能认识,从而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后能够作出知觉判断。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再认识。知觉和认知具有互相发现和补充的机制。
14.简述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莫迪模型。
【答案】(1)莫迪模型主要观点
当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和种族状况被叠加在城市的物质空间之上时,它们应该被看做是社会主要维度的代表,它们把各社会匀质区分隔成扇形和带。
(2)莫迪模型特点
这些扇形和带状不是简单地叠加在城市形态之上的,它们是经过了与城市形态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扇形和带状的构造还可能受到特定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扩张模式的影响。
(3)莫迪模型主要内容
莫迪模型提出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大部分城市中,居住分异主要受三个维度的支配: ①一个维度是社会经济状况维度。
②第二个维度是家庭状况、家庭生命周期特征。
③第三个维度与种族隔离和种族状况有关系。
15.比较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之间的差异
【答案】(1)扩展扩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