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821人文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为空间
【答案】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料及达到的空间。
2. 旅游者
【答案】(1)国际上的定义
①国际旅游者
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过,到其他国际旅行24h 以上的人。除为获得一个由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长住国家去访问的人。
a. 不属于国际游客的情况
第一,为移民或获得一个职业而进入其他国家的人;
第二,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第三,避难者、流浪者或边境往来工人;
第四,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
b. 属于国际游客的情况
国际游客是指到另一国家并且其目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
第一,其旅行目的是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或过境的人;
第二,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乘客;
第三,逗留时间不到1年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包括安装机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第四,国际团体雇用不超过7年的雇员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
②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是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h 而少十一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2)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在国家旅游局的旅游统计中,相关的旅游统计指标定义如下:
①游客
游客是指仟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
,连续逗留不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国(或长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
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②海外旅游者
海外旅游者是指来华游人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③海外一日游游客
海外一日游游客是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④国内旅游者
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⑤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在我国人陆居民离开长住地l0km 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 、不足24h ,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3. 地理物象
【答案】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象)
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
,而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照相”
4. 大都市区
【答案】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5. 政治地理单元
【答案】政治地理单元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可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等); 二是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地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洲、县、市等)。
6. 环境感知论
【答案】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对环境感知方面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环境感知现象在移民身上反映也是比较明显的。
7.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答案】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汤因比在对多种文明的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挑战和应战”。他以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如果没有当时对环境的应战也就不会有埃及古国的文明。
8. 通勤活动空间
【答案】通勤活动空间是由于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上下班、上下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构成的行为空间。该行为空间由持相同目的的通勤者和通学者所构成,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由居住地移向工作地点或者学校。居住地和下作地、学校的场所,以及可以利用的交通手段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特点。
9. 消费者行为
【答案】在狭义上消费者行为是指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在广义上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索取,使用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甚至是包括消费收入的取得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10.循环经济的3R 原则
【答案】循环经济的3R 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三种原则的简称。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 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
二、简答题
11.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答案】(1)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
①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
各民族国家面临一个全盘西化、失去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危机,许多民族国家通过文化本土化的思潮寻求自我文化认同,这些文化本土化运动包含着希望摆脱强势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儿带来的认同危机,以重新确立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走向是内趋的。
②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
在各自的文化母体中寻求先进文化建设的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以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商文明的新型文化。
③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
文化本土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手段,而且是以经济竞争完成文化竞争的双赢途径。 (2)文化本土化的局限性
①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只强调和维护本土文化,结果小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