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制度”与“霸权”是国际政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三大 主流派别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分别对此作了大量阐述和揭示,并形 成了理论上的交锋。它们各自论证的严密、方法上的新建树以及对现实的解释力令人 们受益匪浅,但它们本身分别存在的欠缺与不足又激发起人们之间进一步探索的欲 望。“制度”与“霸权”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主流课题,各家各派围绕它们的 争鸣与整合已经给国际政治在新世纪的发展指明了前迸的道路。此外,国际政治作为 一门最为生动活泼的社会科学,已经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深深打上了“制度’与“霸权” 的烙印,“制度”与“霸权”的揉和形成了美国称霸全球的新手段“制度霸权”,这在冷战 后特别明显。“制度”与“霸权”作为理论被引入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制度霸 权”这一提法也渐渐浮出水面。国内理论界对“制度”与“霸权”的重视,反应了我国学 者面对冷战后复杂的国际局势(尤其是美国用“制度”融化中国、用“霸权”打压中国的 “制度霸权”战略)时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凝重思考。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对此有个小小 的贡献。 本文全文除了引言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制度”与“霸权”的定义。在 学术界,对“霸权”的理解比较统一,“制度”的定义却众说纷坛,本文考察了分属新现实 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克莱斯纳和基欧汉的两个经典定义之后认为,“制度”定义上的区 别基本上属于门户之争,它们内涵所指其实是同一个事物,“这个事物提供了国际交往 中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规则,并有一套软的或硬的程序保证这些规则基本上能得到有关 国家的遵守”,这个事物被称作什么并不重要,本文把它统一使用为“国际制度”。 第二部分对国际政治中有关“制度”与“霸权”的理论作了评细的介绍和评价。新 现实主义的国际周期理论发现国际政治中存在霸权转换的周期,霸权稳定论用政治经 济学作了解释,并提出了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制度”的见解,相信国际社会中之所以 形成各种各样制度安排,本质上是由国际系统中的霸权国家供应的,“制度”与“霸权” 共迸退,“霸权”的衰败必然导致“制度”的崩溃。新自由主义中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 与之针锋相对,认为国际社会之所以会存在国际制度,是因为国际政治市场失灵和交 易费用过高的缘故,因际制度的生产不必需要霸权国家,霸权的衰败不必导致国际制 度的崩溃。正当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杀得正酣,建构主义学派的认知主义杀 入重围,反对理性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国际制度”不是先验的,而是在互动过程产生 的,认知主义把政治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引入国际制度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部分力图理论结合实际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作一个细致的剖析。新现实 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认知主义分别是从国际系统的结构、国际系统进程的制度因 素和国际系统迸程的互动行为本身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结构、迸程(包括制度和互 动行为本身)的结合将形成国际政策的完整画面,因此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认知 主义是具备整合基础的,在这方面美国外交先行一步。当今美国外交中“制度”与“霸 权”都是维护美国在国际系统中霸权地位的工具,“霸权”与“制度”揉和而成“制度霸 权”。接下来,本文将循着中国人关注的视线和关心的程度,对美国冷战后的国家安全 战略、亚太安全战略和对华战略由简到繁作一个层层递迸的分析。在美国的国家安全 战略中,“制度”表现为:构建新大西洋、新太平详共同体,维持和扩展自由主义国际经 济秩序;“霸权”表现为崇拜“经济”和“军事”的作用,经济上力求国内经济繁荣,军事上 谋求扩大军事优势。在亚太安全战略中,美国重在防范日、中、俄的挑战,为此美国维 持前沿驻军,强化同盟关系,同时也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组织 和制度。美国冷战后又对华战略存在一个从“霸权”向“制度霸权”的转换,1996年前 美国在国际和双边关系中打压中国,企图削弱中国在国际系统结构中的上升势头,此 法不能奏效后,美国启用“制度霸权”,在不放弃“霸权”威慑的同时,用“制度”融化中 国,改变中国的认知,从而不战而胜。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制度霸权” 的问题,启发读者的思考,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