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05有机化学[专业硕士]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某化合物A(C10H 20) 加热至

时异构化成化合物

与O 3作用时, A 产生甲醛, 没有乙醛, B

产生乙醛, 无甲醛.B 可溶于NaOH 中, 并可被CO 2再沉淀. 此溶液用PhCOCl 处理时得C(C17H 16O 2) , KMnO 4氧化B 得水杨酸(的变化过程.

【答案】A 的不饱和度为5, 结合题中其他信息可知A 为苯基烯丙基醚类化合物, 由A 的异构化产物B 可氧化成水杨酸, 可确定A 的苯环上无其他取代基, 进一步推导可确定A 、B 、C 的结构.

A

:

各步变化过程如下:

B

:

C

:

羟基苯甲酸). 确定化合物A 、B 、C 的结构, 并写出各步

2. 提出完成下列转变的适当试剂和反应条件

.

【答案】

(a)

(b)

经过三次烯醇化和三次烷基化, 得到最终产物.

(c)

(d)

(e)

(f) (g)

77%

(f)和(g)从同一原料出发, 在不同碱的作用下得到不同的烯醇产物. 前者采用强碱低温, 得到动力学控制的烯醇产物; 后者采用相对弱一些的碱, 在回流条件下, 得到热力学烯醇产物. 它们分别进行分子内的烷基化, 得到完全不同的产物.

3. 试解释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答案】呋喃、噻吩和吡咯是环状闭合共轭体系, 同时在杂原子的P 轨道上有一对电子参加共轭,

形成

共轭体系, 属富电子芳环,

所以环的电子密度比苯大, 因此, 它们比苯容易进行亲电

取代反应.

4. D-戊醛糖(A)氧化后生成具有旋光性的糖二酸(B), (A)通过碳链缩短反应得到丁醛糖(C), (C)氧

化后生成没有旋光性的糖二酸(D),试推测(A),(B),(C),(D)的结构.

D-戊醛糖(A)通过碳链缩短反应变成丁醛糖(C), 而(C)氧化后变成无旋光的糖二酸(D), 【答案】

由此可推出(C)和(D)的结构, 由(A)氧化得到的糖二酸(B)具有旋光性, 说明(B)分子不对称, 进一步说明(A)分子中处于2位碳上的羟基处于Fischer 投影式的左侧

.

t

5. 说明为什么偶氮化合物C 生成双烯A , 而不是

B?

【答案】偶氮化合物C 开环有两个过渡态:

由于顺式的过渡态中氮分子与亚甲基重叠, 这种三个断裂键交盖的电子效应利于克服张力, 因此是有利的过渡态. 产物主要为A 而不是B.

6. 试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注意说明立体化学的各种表示方法.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