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

【答案】大学生是社会卜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塑造崭新的新形象,具体要求有: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大学生应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塑造为党和人民事业而甘于奉献的形象,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正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难得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大学生应当发挥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使自己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学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 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台做到言行一致,是他立身处世的基础。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是否去做了; 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是否去改了。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2. 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容有:

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要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③“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要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⑤“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⑥“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⑦“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要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

⑧“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①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能够增强个人作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能力,使个人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激励,努力提升道德境界。

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应深入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3. 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答案】按照经济基础决定卜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因此,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1)奴隶制法律

奴隶制法律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意志的表现,是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实行统治的工具。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二是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三是刑罚方式极其残酷; 四是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2)封建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使命。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有:一是肯定人身依附关系:二是封建等级制度; 三是维护专制王权; 四是刑罚严酷、野蛮擅断。

(3)资本主义法律

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的资本主义法律,其根本任务是维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

济和政治秩序。尽管它强调形式上的平等和自由,但它仍然是以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为依归的法律制度,仍然属于剥削类型的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原则:一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二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三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社会主义法律

在法律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所创立的; 二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产生的。

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所追求的历史目标是对以往各种历史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