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2.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3.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4.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5.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
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6.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7.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8. 错别字
【答案】错别字是错字与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别字又称
,指把甲字写成乙字。错别字也可简称错字,因为写“别”的也是写错的,通常所说的写“白字”
错字也包括写别字在内。
二、简答题
9. 结合语法的性质特点,用具体例子谈谈汉语与英语在词类划分上的异同。
【答案】各种语言中根据各成分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词的类别,即词类,每种语言中词类的划分都是不一样的,英语和汉语的词类划分上有异有同,具体表现在:
(1)相同点
英汉都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语法作用也大体相同。
(2)不同点
①词类划分依据不同
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据词义,即词义的实与虚、动与静、具体与抽象等。
英语的词类依据是语法,词类与句子成分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词义倒在其次。比如:英语有冠词,而汉语没有。英语冠词有时会给英译汉带来一些麻烦。
②词类划分注重点不同
汉语在词类划分方面同时注重词的功能和意义,而英语则主要根据词的功能来划分词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汉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用作谓语,而英语中的red 只能与be 在一起才可以作谓语。这两种语言的某些词类即使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名称,但它们所包括的词却不一定一样。
b. 汉语的实词包括所有动词,而英语中的实词却不包括助动词。汉语中的助词不仅包括表示时态的“了”、“过”和“着”,也包括语气词“啊”、“呀”等。而英语中的助词(助动词)只包括帮助助动词表不时态和语态的be 、do 、have 和有限的情态助动词。
c. 两种语言具有同一名称的词类却有不同的用法。如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汉语中的名词只有少数可以加“们”表示复数,例如“孩子们”、“哥儿们”,一般的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而英语中名词可以分成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每当表示“不止一”的意义时,可数名词就得用相应的复数形式。
d. 汉语名词可以直接作表语和状语。
10.什么是汉语的音节? 音节结构分析的声韵调分析法来自何处? 有何特点?
【答案】(1)汉语的音节结构也是发音时喉头肌肉的每一次紧张度增而复减形成的。
(2)汉字的字音正好是一个音节,分析字音的术语来自我国传统的音韵学。
(3)汉语的音节指声韵结构,但必附有声调。汉语传统的字音分析法是反切上字表声母,声母在字音前段,可以是辅音,也可以是零声母。反切下字表韵母,韵母同时附有声调。声韵调分析法中,声韵结构是由音素组成,音素是音段成分。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是超音段成分。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字音不仅仅是声韵结构,每个字音都有声调。所以特别适合用声韵调分析法。这是汉语音节结构特点,也是汉语的特点。
11.下面这些句子在声音配合上各有些什么特色?
①您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照耀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河山,照耀着五洲四海,照耀着我们的万里征途。
②他坚强不屈地斗争,铮铮铁骨,凛凛情操,真正表现了松树的风格。
③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
【答案】①各分句结构安排类似,从“天安门广场”到“万里征途”,由小及大,奠定了反复的基调。其中,“广场”(仄仄)和“河山”(平平)、“四海”(仄仄)和“征途”(平平),平仄相间,声音错落有致,增强了声音的表现力,烘托了宏伟景象和磅礴气势。
②“铮铮铁骨”(平平仄仄)和“凛凛情操”(仄仄平平),音节平仄相间,形式对偶,节奏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凸显了革命家不屈的精神和坚毅品格。
③这段文字长短句交错,骈散结合,长句宏伟壮阔,短句掷地有声。其中,“国”、“东”、“空”“功”“红”“翁”押韵,使全句充满了诗词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