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MBA教育中心)837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答案】(1)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2)组织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
①潜层次的精神层。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
②表层的制度系统。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休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它是组织文化核心层(内隐部分)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
③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又称物质层,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既包括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显现层是组织文化最直观的部分,也是人们最易于感知的部分。
(3)组织文化的内容
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核心内容来看,组织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等。
①组织的价值观。指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成员对该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级和各部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等。
②组织精神。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
③伦理规范。指从道德意义上考虑的、由社会向人们提出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通过社会公众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它既体现组织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组织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
2.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案】有效沟通是指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
(1)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
①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选择地接受,二是沟通技巧的差异。有选择地接受是指人们拒绝或片面地接受与他们的期望不一致的信息。不同的人运用沟通的技巧也不相同。所有这些问题都妨碍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人际因素
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沟通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给”与“受”的过程。信息传递不是单方面,而是双方面的事情,因此,沟通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由下列四个因素所决定:诚实、能力、热情和客观。
③结构因素
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
A. 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地位悬殊越大,信息趋向于从地位高的流向地位低的;
B. 信息通过的等级越多,它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失真程度则越大。这种信息连续地从一个等级到另一个等级时所发生的变化,称为信息链传递现象;
C. 当工作团队规模较大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相应变得较为困难。这可能部分地由于沟通渠道的增长大大超过人数的增长;
D. 企业中的工作常常要求员工只能在某一特定的地点进行操作。这种空间约束的影响往往在员工单独于某位置工作或在数台机器之间往返运动时尤为突出。空间约束不仅不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而且也限制了他们的沟通。一般来说,两人之间的距离越短,他们交往的频率也越高。
④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大多数沟通的准确性依赖于沟通者赋予字和词的含义。语言的不准确性不仅表现为符号多样,它还能激发各种各样的感情,这些感情可能又会更进一步歪曲信息的含义。同样的字词对不同的团体来说,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含义。管理人员十分关心各种不同沟通工具的效率。选择何种沟通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种类和目的,还与外界环境和沟通双方有关。
(2)对于各种形式的沟通障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克服:
①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管理人员在重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同时,应加强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②要学会“听”。对管理人员来说,“听”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听的艺术如表所示。
表 “听”的艺术
③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经理人员不仅要获得下属的信任,而且要得到上级和同僚们的信任。
④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减少组织机构重叠、层次过多,以避免信息失真。此外,在利用正式沟通渠道的同时,可开辟高级管理人员至低级管理人员的非正式的直通渠道,以便于信息的传递。
⑤职工代表大会。每年一度的职工代表大会为厂长汇报工作提供了良机。厂长就企业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重大问题通报全体员工,而职工也可以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与厂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⑥工作组。当企业发生重大问题,引起上下关注时,管理人员可以授命组成临时的专题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一部分管理人员和一部分职工自愿参加,利用一定的工作时间,调查企业的问题,并向最高主管部门汇报。最高管理阶层也要定期公布他们的报告,就某些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在全企业范围内进行沟通。
⑦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一般说来,企业内部的沟通以与命令链相符的垂直沟通居多,部门间、车间间、工作小组问的横向交流较少,而平行沟通却能加强横向的合作。具体说来,可以定期举行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其主题是允许他们相互汇报本部门的工作、对其他部门的要求等等,以便强化横向合作。
⑧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管理者可以通过公众网站或专门网站与有关个人或全体有关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如政府建立网上政务平台等。
3. 如何根据不同标准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领导的特点?
【答案】(1)按权力运用方式
①集权式领导者。指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地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集权式领导者的优势在于通过完全的行政命令,使管理的组织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于在组织边界以外的交易成本,可能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良好的绩效。这对于组织在发展初期和组织面临复杂突变的环境时,是有益处的。但长期将下属视为某种可控制的工具,不利于其职业生涯的良险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