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医科大学检验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维生素
【答案】抗维生素是指结构类似于维生素的结构,它们在体内与维生素竞争,而使维生素不能发挥作用的某些化合物。在研宄维生素缺乏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某些抗维生素来造成动物的维生素缺乏病。
2. snRNA 。
【答案】sn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占细胞RNA 总量
子大小为58〜300bp , 称小分子RNA 。其中
同结构的U-RNA 称
为分端有帽子结构、分子内含U 较多的称U-RNA ,不-端无帽子结构的按沉降系数和电泳迁移率排序,
如
snRNA 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等。以核糖核蛋白质(RNP )形式存在。
在hnRNA 及tRNA 的加工中有重要作用,其他snRNA 的控制细胞分化、协助细胞内物质运输、构成染色质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3. 转氨基作用。
【答案】转氨基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将成新的氨基酸和酮酸的过程。
4. 耐糖现象。
【答案】耐糖现象是指正常人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暂时升高,并刺激胰岛索分泌增多,促使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在短时间内血糖可降至空腹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该现象反映人体处理给予葡萄糖的能力,临床上用于检查人体糖代谢机能,又称糖耐量检查。
5.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6.
【答案】氨基酸和酮酸之间的氨基进行移换,形受体 把内吞入细胞,获得其中的胆固醇的【答案】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指能识别并结合(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是指转运胞质的还原性氢进入
脱氢,转变为苹果酸进入线线粒体,
参与氧化磷酸化的穿梭代谢途径。草酰乙酸接受胞质
粒体,在线粒体中重新氧化成草酰乙酸,生成的进入呼吸链,草酰乙酸通过转氨反应以天
冬氨酸的形式回到胞液,完成穿梭。
7.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答案】DNA 聚合酶是指以DNA 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
某些DNA 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8. gene chip (基因芯片)。
【答案】genechip (基因芯片)又称DNA 芯片、生物芯片、DNAmicroarray (DNA 微阵列)等,是根据核酸分 子杂交建立的大规模定量或定性检测基因信息的实验技术,点样、杂交、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都利用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完成。
二、问答题
9. 葡萄糖可结合并竞争性地抑制糖原磷酸化酶,试分析该作用机制的生理学意义。
【答案】该机制可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而有效调控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即血糖浓度升高时不再降解糖原。
10.为什么DEAE 离子交换柱在pH 高于9时会失效?
【答案】pH 大于9时,DEAE 基质中的氨基会因为失去质子而不再能结合阴离子底物。
11.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答案】(1)迅速供能。
(2)某些组织细胞依赖糖酵解供能,如成熟红细胞等。
12.什么是单糖的异构化作用?
【答案】单糖的异构化作用是指单糖在弱碱或稀碱溶液中,分子内原子或基团发生重排,转变为另一种单糖的反应。例如,将葡萄糖置于稀碱溶液中,在常温下,可转变成果糖、山梨糖和甘露糖,反应如下。
在式子中,葡萄糖可通过烯醇化产生1,2-烯醇体或2, 3-烯醇体的中间产物,然后转变为其他单糖。在这个异构化反应的平衡体系中,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他单糖较少。
13.如果某一研宄人员声称利用PCR 技术获得了纯的恐龙DNA , 你将如何判断其真实性?
【答案】因为PCR 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少到1个分子的DNA 放大(扩增),声称获得恐龙DNA 会使人怀疑其真实性。需要对得到的DNA 测序,看看DNA 序列是否与人、细菌或真菌类似,如果类似,放大的DNA 可能是来自污染。如果测序结果与鸟类或鳄鱼类似,得到的DNA 有可能是恐龙DNA ,因为这些动物进化与恐龙亲缘关系近。
14.什么是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的激酶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这两种酶的作用特点和性质有什么不同?
【答案】(1)激酶(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如)是指催化磷酸基团从)作为辅因子。 转移到受体分子的酶,属于转移酶类,(2)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能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点。譬如,己糖激酶广泛存在,专一性不强,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高,且受到产物6-磷酸葡萄糖的别构抑制;葡萄糖激酶只作用于葡萄糖,对其亲和力不高,只在肝脏细胞中存在,不受6-磷酸葡萄糖抑制,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15.酶促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酶的反应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性质;
(2)具极高的催化效率;
(3)高度的专一性;
(4)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5)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6)酶促反应的序列酶促反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产物和底物各不相同;
(7)酶的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s ),抑制酶的活性,或使酶分子本身受到破坏,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化学物质;
(8)别构作用。
16.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的P 核苷酸和N 核苷酸是如何来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和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答案】免疫球蛋白基因在重组过程中,
条链,
形成末端。游离复合物切开其核苷酸与基因接头处的一攻击另一条链的酯键,在基因片段末端形成发夹结构。然后复合物进一步将发夹结构切开,单链切开的位置往往不是原来通过转酯反应连接的位置,多出的核苷酸与末端序列相同,但方向相反,称为P 核苷酸。末端可以被外切酶切除一些核苷酸,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