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3新闻传播实务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新闻编辑工作要求编辑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新闻编辑需要有自我奉献的精神

新闻编辑工作主要是一种“幕后”的工作,体现的是集体的劳动成果。编辑所担负的策划、组织报道的任务和编稿组版业务,责任重大,还经常会面对各种分歧和矛盾,容易得罪人。从事夜班工作的编辑更加辛苦,日夜颠倒,生活不便。这些都说明,编辑人员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所以新闻编辑要热爱本职下作、甘于平凡、任劳任怨。

(2)新闻编辑要严于自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搞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新闻编辑担任着“把关者”的角色,担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因此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新闻工作的最高宗旨,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新闻编辑应该自觉学习和遵守这些新闻工作职业规范,遵守宪法和各项法规中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条律,遵守新闻宣传纪律,不利用职权以稿谋私,出卖版面; 不偏听偏信,造谣惑众; 不泄露国家机密,给人可乘之机; 杜绝一切妨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不良内容公之于众。

(3)新闻编辑要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新闻必须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符合,新闻报道作为记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不能违背事实本来的面貌。每一个新闻编辑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严格把好每一条新闻的关,在新闻传播中不偏听偏信,力求全面公正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立场。

(4)新闻编辑还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新闻传播活动越来越多地需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尤其需要他与记者、通讯员、作者以及广大受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大量的报道策划组织工作、编稿组版工作、信息反馈的接受等,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配合来完成的。因此,新闻编辑要有团队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与同事的平等相处、交流合作、虚心学习、团结互助,不能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出发,故意给他人制造困难,败坏同行声誉,更不能将他人的劳动成果窃为己有。

2.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有哪几类内容是报纸上禁止刊载的? 结合稿件的分析,举出其中违反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实例。

【答案】(1)禁止刊载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类,属于危害国家和社会方面的:①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煽动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②主张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 ③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的; ④煽动群众抗拒、破坏国家法令的实施的; ⑤传播谣言的; ⑥传播淫秽的; ⑦传播犯罪方法、教唆犯罪的; ③泄露国家机密的。

第二类,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①诽谤一一故意捏造事实,羞辱他人的; ②侮辱一一故意用下流语言,羞辱他人的; ③侵犯隐私权一一未经本人同意,公布私人生活方面的秘密,如公布他人的信件、日记等。

(2)分析稿件时,除注意不得刊登法律所禁载的内容外,还应注意稿件对法律的运用是否正确。在这方面,常见的错误有四类。

①混淆各司法机关的职责

如:"XX 市依法处罚18个违法犯罪分子。经检察机关批准,分别予以逮捕、劳动教养和拘留的处分”,其实只有逮捕须经过检察院批准(《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其他两项的批准权力都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决定可以先行拘留的是公安机关; 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②各项法律的运用范围把握不准

例如:拘役和拘留、罚金与罚款本来是用于处罚不同对象的,有些来稿中常常将其混淆。有的稿件写到XXX 因触犯刑法受到拘留XX 天的处罚。其实拘留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等几种。刑事拘留是对于触犯刑法的人临时性强制措施,不是一种处罚; 行政拘留则是对于未构成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人所采取行政处罚。两者适用范围完全不同。前面一例中把逮捕、劳动教养和拘留统统称作“处分”,也是混淆了法律的适用范围,三者既不是刑事处分,也不是行政处分。逮捕同刑事拘留一样,都是属于一种短期内的强制措施,劳动教养和行政拘留一样,都是属于一种刑事处罚。这种不同的司法用语,表明了不同的适用范围,不能混淆。

③对于量刑不当的做法予以肯定

有些犯罪分子按照法律本应受严厉的处罚,但由于量刑不当,处理较轻。有些来稿仍称犯罪分子受到了“严肃处理”。对于这种“严肃处理不严肃”的现象,显然不能正面加以宣扬,编辑分析稿件时对此要保持头脑清醒。

④不符合法律程序

有篇稿件写某地判处一死刑案件,从破案预审、起诉到宣判,只用了8天,按照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起诉书送交被告10天才能开庭,判决后还有10天的上诉期。即使是从快办案,审结一起死刑案件,8天也是不够的。

3. 新闻稿件所配资料在内容上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案】从内容上看,新闻稿件所配资料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指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主要介绍新闻事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比如报道一场战争,在发布某一日战事新闻时,需要向受众介绍一下这场战争的起因和前一段时间的战况,这就要配发新闻背景资料。

(2)新闻人物与组织

新闻人物与组织,指新闻中重要人物的生平资料和重要组织的基本情况介绍。比如外国总统来访,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上任,除了报道事件本身以外,通常要对这些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的介绍。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涉及一些非常重要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读者不一定了解全面情况,也需要进行简要介绍。新闻人物资料主要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新闻组织资料主要包括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历史、工作或经营范围、主要业绩等。

(3)新闻地理

新闻地理,指对新闻所涉及的重要地点的地理知识介绍。如战争报道中往往涉及对战争影响很大的战斗地点、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 科技新闻中也时常涉及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这些地理方面的情况读者不一定很了解,就需要以配资料的方法加以简要介绍。

(4)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指新闻中涉及的有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如有些新闻稿件中涉及新的科技成果、新的专业领域等,是读者比较陌生的,需要配资料予以说明。

(5)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指对新闻稿件中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典故、力一言、外来语等进行解释。如在许多专业性较强的报道中,往往包含着大量读者不熟悉的专业名词和术语,稿件本身并没对此进行解释,编辑就要通过配资料的方式,向读者进行通俗的解释和说明。

4. 简述标题新闻的特点。

【答案】标题新闻是以标题形式对新闻事实的简要报道。主要特点有:

(1)标题新闻中重要的新闻要素比较齐全。因为标题新闻是独立存在的,标题下面没有任何解释或补充的文字,要使读者从标题中了解新闻的全部内容,就必须把所有必不可少的新闻要素都包括在标题中。

(2)标题新闻具备标题的结构和特点。标题新闻虽然不依附于新闻而存在,但它在形式上仍然是标题而不是文章。所以,它具备标题的结构与形式,如它可以是单一式的标题即只有一行主题,也可以是复合式的标题,即主题与辅题都有。标题新闻在制作上与新闻标题制作的原理是一样的。

(3)标题新闻通常比较严肃、简洁,小加修饰或渲染。这是由于标题新闻主要用于内容比较严肃、单一的政治、经济、外事、文化等题材的新闻上,而且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清楚新闻事